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原创通讯>>
托起中国现代农业的未来
——访农业部农垦局资深农机专家孙克俭
&苍产蝉辫;“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中国一拖在我国农机化发展中一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拖对共和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表现在农业,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也很大,在实现富国强民梦、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建设中,一拖功不可没!”中国一拖“十一五”规划高层论坛会结束后,记者在华阳广场国际大饭店采访了代表全国农垦系统前来赴会的农机专家孙克俭。
孙克俭是农业部农垦局的一名资深农机专家。他讲,他是受农业部农垦局局长的专门嘱托来参加一拖高层论坛会议的。谈起与“东方红”的缘分。孙克俭操着浓浓的东北话讲,30多年前,他在黑龙江农场当过两年的东方红54型履拖拖拉机手,以后在黑龙江农恳局、农业部农垦总局一直从事着农机化的管理工作,农垦总局的不少人也像他一样有着很深的“东方红”情节。现在全国有30个省、市都有他们的农场,国有农场达2000多个,这些农场是靠国产机械化发展起来的,“机头”主要是“一拖制造”的。
孙克俭讲,一拖“十一五”规划高层论坛,讨论的是在前50年的基础上一拖今后的发展问题。他认为,这是一拖的“百年大计”,对振兴民族工业、对一拖如何彻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拖农机制造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在农言农”的孙克俭讲起话来没有一点客套。他认为,第一,要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不仅要创国内农机装备的**流,而且要敢于创国际**流。制订“十一五”战略发展规划,应该有高起点、远目标、新思路,要有较宽大的视野。第二,要有发展眼光。要干好现在的,瞄准先进的,关注未来的,关键是要调整好产物结构,勇于创新,提高产物科技含量,积极开发出能够满足用户需要的先进、适用产物。第三,要直面竞争,敢于迎接对手的挑战。迪尔这几年发展很快,现在已经把天拖、佳联“吃掉”了,一拖未来的竞争对手是迪尔。在与对手的博弈中,一拖要注意干好主动力即车头和车头的各种配套农机具,解决好了机头、机尾(箱)的问题,一拖就占领了未来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孙克俭强调说,在生产机头的同时,不能忽视配套机具的系列化生产如机组销售等,因为它可以拉动销售。他举例说,在研制生产大马力轮拖的同时,一拖要考虑配套的机具问题,避免“大马拉小车”或“有机头没机尾”的尴尬现象出现。第四,要坚持不懈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包括用户技术培训、使用维修、质量反馈等内容,一拖继续发展农机化事业,这一块的工作要抢上去,这样能提高用户的认知和信任。过去,我们国内的一些公司对售后服务重视得不够,事实上这个环节**容易出问题,对用户来讲,他愿意买的不仅仅是你的产物,同时也是你的服务。
话题扯到农垦建设推广使用农机的实际情况时,孙克俭讲,国外先进农机的引进,在与促进国产农机的改进。黑龙江是我国得天独厚的粮食生产基地,为了适应大规模的耕地作业急需,黑龙江友谊农场二分队**早引进了迪尔拖拉机。1978年国家农垦总局引进了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农机。第二年,黑龙江农垦总局引进了62台套的约翰迪尔275马力拖拉机,后来又引进一些。去年又引进了126台套350到450马力的拖拉机。孙克俭说,相比较而言,约翰迪尔的大马力拖拉机突出了人性化设计,并且转弯半径小,耕地作业耕幅大,值得欣喜的是现在东方红160等型号的拖拉机已经赶超上来了。这表明,一拖现在已经在向世界上的先进农机学习了,并且通过改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一拖又有了创新。希望一拖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生产出更多更好的让农场和用户欢迎的产物。
展望农垦农机化的发展,孙克俭讲,农机行业本质上讲属于“朝阳产业”,但也需要与时俱进。现在全国耕耘、播种、收获机械化推广的程度是34%,农垦系统占70%。从农垦建设农机化推广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今后农机化需求将会由原来的单纯种植业,向养殖业、畜牧业、水产业、运输业等劳动密集型、集约型转变。不管怎么发展,农业依然需要大量的机械化产物,农机需求只会越来越多。在全国农机化发展的上,农垦系统将继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率先实现机械化。
“国有农场靠得是机械化作支撑,没有机械化就没有今天的农垦事业发展。50年来,东方红农机装备促进了中国农垦工业的发展。我们相信,今后,东方红农机装备能够托起中国现代化农业的未来!” 采访结束时,孙克俭代表全国农垦系统干部职工表达了对一拖的期盼。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中国一拖集团公司《拖拉机报》社编辑/记者罗晓)
发表于 @ 2007年12月02日 16:18: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