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共聚学术年会共同交流探讨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
发布日期:2008年10月7日&苍产蝉辫;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苍产蝉辫; 作者:刘卓 刘瑞雯
9月20日,以“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为主题的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本次学术年会也是“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年会与“中国新农村装备国际博览会”同期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有450多人,分别来自全国农机行业管理部门、公司、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学术年会是我国农机行业层次**高、规模与行业影响**大、参会人员**为广泛的学术盛会。从2003年起,已成功举办了叁次,得到了农机行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学术年会已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学术活动的精品。全体会员充分利用好学术年会这个平台,交流科研学术成果,探讨行业发展方向,促进行业科技创新。
陈志理事长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学会的活力在于会员,学会的根本在于学术活动,今后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将吸纳更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与学会活动,加强学术交往与交流,在学会平台上不断造就优秀的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在未来的两年,中国农机学会将在理事、常务理事甚至理事长到理事会结构上进行调整,对学会的工作领域、学术范围进行调整。目的是使具有50多年历史,由新中国第一代农业机械科技领域专家所创立的学会能与时惧进,永葆活力。
在开幕式后举行的年会学术报告会上,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的专题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蒋亦元教授、汪懋华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高焕文教授等专家学者也就当前行业内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进行了演讲。
围绕年会主题,本次大会设立了农机与农艺结合,农业剩余物综合利用与发展可再生能源,现代生物、农业技术与教育创新,农机维修与农业机械可持续发展,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青年精英论坛,现代农业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农产物、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农业机械国家标准研讨8个专题分会场。与会代表围绕各个分会场话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近几年,经过广大会员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农业机械和工程领域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2006年~2008年间,农机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分别在马铃薯综合加工技术与成套装备、地面机械脱附减阻仿生技术、高速
插秧机的机构创新和机理研究、潜水泵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果品质智能化实时检测分级技术与装备、食品农产物品质无损检测新技术和融合技术的开发等方面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或国家科技进步奖;2007年,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推荐的任露泉副理事长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农机行业当选的首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会刊《农业机械学报》被国际着名检索机构之一——美国《工程索引(核心)》(贰颈颁辞尘辫别苍诲别虫)全文收录;2008年6月,中国农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农业大学高焕文教授荣获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这次会议的召开得到了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山东省农业机械学会的大力协助,受到了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办公室、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山东省政府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有关领导同志亲临会议,还邀请到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学会的专家一起交流探讨。
发表于 @ 2008年10月07日 08:54: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