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百家讲坛>>
林建华:立足大农业 发展大农机 服务新农村 山东省农机管理办公室主任 林建华 |
改革谋新路&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创新谱新篇
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
改革开放的30年,是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事业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30年;是坚持开拓创新、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水平的30年;是坚持科学发展、推动农机化向更高阶段跨越的30年。
以改革为主线,推进农机化快速发展。30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空前大解放,促进了管理机制的深化改革,引发了发展理念的开拓创新,掀起了山东农机化发展的一个又一个热潮:1978~1993年,以农民自买自用小型农机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发展热潮;1994~1999年,以开展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农机社会化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发展热潮;2000年以来,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以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科学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发展热潮。山东农机化改革发展的三次热潮,推动了全省农机化在思想上的大解放、思路上的大突破、工作上的大拓展,事业上的大发展,逐渐形成了“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全省农机化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和实施,开辟了农机化领域,加快了发展速度,使农机化发展不断适应了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目前,山东省农机总动力1.01亿千瓦、比改革开放前增长 8.3倍,亩均拥有动力由0.1千瓦提高到1.07千瓦;农机总值达到575亿元、增长28倍;370万台,增长22.9倍,万亩耕地拥有拖拉机由14台提高到390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5.8%提高到62.2%,其中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2.9%;农机服务总产值、增加值大幅度增长,分别达到362.2亿元和228亿元。
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我们根据“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要求,围绕主抓械化,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全面推进林牧渔业和农产物加工机械化,在全省实施了以机械化玉米收获、花生与薯类收获、设施农业、牧草生产、旱作农业、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农产物加工以及农用航空植保等为主要内容的八大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较好地解决了制约粮食作物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和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短腿”问题。全省小麦、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迅猛发展,花生、薯类与蔬菜收获、牧草生产、设施农业等经济作物和农村各业机械全面发展,不断构建起了“大农机”发展格局。全省小麦从少到多发展到10万多台,机收率达到96%以上;从无到有发展到2.3万台,机收率33%;花生收获机从无到有发展到2万台,机收率达25%;马铃薯收获机从无到有并进行规模推广,机收面积达53万亩;秸秆还田机3.85万台,农作物秸秆还田率80%;免耕播种机从无到有达到6500台,小麦保护性耕作200万亩,覆盖率近4%;设施农业的田园管理机、电动卷帘机分别达到1.5万台和4.8万台。同时,林牧渔业及农产物初加工机械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农机化向高级阶段跨越。
一是抓好第一要义,推动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法规先后颁布实施,省政府连续下发了叁个对于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文件,并将农业机械化水平列为考核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省市两级都建立了农机化发展示范区,全省确定了实现农机化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的发展目标。各级不断加大农机化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发挥法律保障和农机化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监督管理,完善服务机制,开创了全省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二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机化全面发展。在注重玉米收获为主的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及农村各业机械化;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认真抓好发展质量;在扩大作业规模的同时注重作业效益。优化发展结构,推进农机化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机械和高性能多功能机械,逐步地解决了大中型与小型动力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具、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机械的比例协调问题。建立良性机制,推进农机化可持续发展。在普及适用的农业机械的同时,大力发展和推广节能环保、节本增效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建立长效机制,走促进生产发展、节能环保、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叁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满足广大农民对农机的需求,“九五”以来,山东省对农机化投入资金10亿元。通过大力扶持发展各类农民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专业大户等,带领广大农民共同推进农机化发展。通过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帮民解困、保民平安、助民增收”的“五民”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加关注农民、关心机手、服务基层,大力推行人性化、亲情化、系列化服务。广泛开展了农机跨区“明星作业队”、农机监理队伍正规化建设、“平安农机”建设、“农民满意农机产物”调查评选、“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等一系列活动,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促进了农机化的科学发展。
当前,山东农机化发展正处于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优化农机化发展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重点推进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农村特色机械化,全面提升农机化水平,到“十一五”末实现农机化发展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跨越,为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
发表于 @ 2008年12月01日 09:59: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