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

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拖城掠影>>

(原创)一拖:在节能减排改变员工职业意识收藏

 

 

      

  一拖:在节能减排改变员工职业意识

 

近年来,一拖集团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对环境的投入逐步加大,2003年获得河南省、洛阳市“绿色公司”称号。如今.一拖厂区绿化面积达到近30万平方米,厂区内基本无黄土裸露。

春暖花开的4月,一拖厂区到处呈现出绿色的景象。记者一路走访.“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正像春光一样走进车间、班组,改变着员工的职业意识。

 

废水处理站中的“循环经济”

 

    4月3日,在燃油喷射公司废水处理站,记者看到大量的工业废水在这里进行收集、过滤、消毒。经过几道工艺处理后的废水,逐渐变成了清洁的水,并源源不断地流到收集器里。

    燃油喷射公司生产用水量很大,因此治理排放废水是该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工作人员王建群告诉记者,他们每天处理的废水在100吨左右,达到排放标准的部分废水回流到燃油喷射公司主管道用来冲厕所,实现废水的二次利用。

    2007年以来,在污染防治方面,一拖集团公司按照源头控制和污染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在污染源头比较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废水处理站,进行初步处理,达标后排入洛阳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其中福莱格车身公司通过对老涂装线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同时对原有废水处理站进行了改造,使废水达标率得到很大提高;柴油机公司、燃油喷射公司等单位的废水处理站的建立,大大缓解了公司排放废水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3月31日,在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采访了正在建设中的动力机械公司废水处理站和一号中水处理站。其中一号中水处理站是一拖集团轮式拖拉机技改项目的“叁同时”环保工程,主要处理中小轮拖分公司、叁装厂、四装厂的工业污水和部分生活污水。据环保技术管理室孟晓春介绍,即将建成的一号中水处理站可日处理废水800吨,处理之后的废水将用于工业生产、绿化等,从而实现了水资源的再利用,而且在实现污染减排的同时也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即将完工的一号中水处理站工程,为集团公司整体中水回用工程的全面实施拉开了序幕。”一拖集团安全环保部副部长曹程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下一步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员工的节能减排意识及技能。”

 

 

记者感言

 

    在废水的综合治理中,“循环经济”等科学发展观正逐步渗透到公司的生产经营当中,燃油喷射公司用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冲厕所等经验值得其他单位借鉴和学习。一拖集团公司每年用水量在300万吨左右,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宣传.提高员工的节水意识,可以为集团公司的节能减排提筷有效的支撑。   

 

环境保护与“降成本”的博弈

 

4月2日,在球铁厂熔化车间,红彤彤的铁水被运往造型线,干净而清新的工作环境让记者感到欣喜。因为就在今年1月份以前,这里的工作环境可以说是浓烟滚滚、烟尘弥漫。

   “2台冲天炉被改成6台工频炉(电炉)后,烟尘比较小,我们的工作环境改善了不少。”熔化车间职工姬金科对现在的工作环境很满意。球铁厂常务副厂长韩建普告诉记者,出于保护环境和应对焦炭价格上涨的双重考虑,球铁厂拆除了2台高耗能、高污染的冲天炉,通过技术改造,重新安装了6台工频炉。目前,改造好的电炉正在发挥作用,但当初改造时却遭受了不小的“阻力”。

   “公司降成本的压力很大,现在又投入几百万元拆了冲天炉、装了几台电炉,这不是增加支出吗?”球铁厂职工张水章向记者介绍,在冲天炉被拆除之前,球铁厂很多员工都觉得把钱投入到拆冲天炉、装电炉方面不划算。

2008年元旦过后,在球铁厂的冲天炉拆除现场,熔化车间的杨师傅曾经很“单纯”地向记者表示,如果没有国家排放标准的限制和洛阳市环保局的硬性文件,在球铁厂搞一个内部调查的话, 80%的入不会同意拆除冲天炉。

“从目前电炉的使用效果来看,烟尘比过去大大减少;排放达到国家环保标准;铁水温度更易于控制。这为我们下一步提高产物竞争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球铁厂职工张建新向记者介绍的时侯,俨然一个环保专家。

    目前节能减排改造难度**大的是铸锻公司,其设备比较陈旧,工艺落后,是制约一拖集团节能减排工作的瓶颈。除了球铁厂拆除冲天炉外,一拖集团投资对一铁厂冲天炉原除尘系统也进行了技术改造。通过加装风冷器,对烟尘进行降温收集,该工程完成后,将大大减少烟尘排放,改善周边环境。

    曹程国对此表示,一拖集团对热加工单位的环境治理主要采取结构减排的方式,通过技术改造来减少大气污染。另外,从长远的角度看,技术改造有利于公司产能的提升。

 

记者感言

 

采访热加工公司,记者感受到一拖集团多年来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所做出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也感受到公司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存在发展与环保的矛盾,先期环保设备的高投入似乎与我们的“降成本”不符.但从长远来看,技术改造有利于公司产能的提高。在控制废气排放上。我们还有困难需要克服。

 

“一举多得”的蒸汽锤改造

 

   “改造之前,10吨模锻锤设备一直沿用高能耗的蒸汽锻锤,致使锻件成本居高虿下.噪音很大,工作环境也十分恶劣。”锻造分公司十号车间的一位班组长如此总结以前的10吨模锻锤。

 

    据锻造分公司技术人员介绍,由于模锻锤结构存在缺陷,它的内漏治理不了,蒸汽漏得很厉害,存在能耗高、污染大、效率低等问题,严重抑制了公司发展。同时,由于模锻锤设备老化,常常出现跑、冒、滴、漏.现象,既浪费能源,又增加了生产成本。

    为减少能源消耗、提升产物竞争力,锻造分公司技术人员同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合作,摸索大吨位蒸汽锤改造为电液锤的方法,重新设计了大排量的组合阀、工作缸总成、液压动力站、锤头锤杆连接机构,采用大功率制冷机应用在电液锤液压系统的新技术,经使用效果良好。据锻造分公司机动科科长李国旗介绍,在改造过程中,十号车间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将该改造项目对职工工艺习惯的影响降到**低。

    安全环保部有关人士表示,从节能角度讲,改为电液锤后,节能可以达到原蒸汽锤的60%以上,相当于能耗水平不到原来的40%,项目完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近2万吨;从使用角度讲,它的改造效果比原有模锻锤故障率还低;从工作环境改变的角度看,消除了蒸汽锤废气排放噪音对环境的影响。

    据介绍,在不改变原有的工艺及操作习惯的情况下,将10吨蒸汽锤改造为13吨全液压电液锤是个既快又经济的办法,它符合国家倡导的“循环经济”和建设节能型社会的要求,对推广国家重点节能技术具有积极作用,该项目被评为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记者感言

 

    节能、减少噪音污染、降低故障,当然还有已经获得的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一举多得”的背后是一拖实现资源节约利用的决心和信心。节能减排是公司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公司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二因此,全体员工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树立职业化意识,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与公司从容应对这次的原材料涨价和行业洗牌。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3日 10:24:00 |点击数(

旧一篇:央视镜头对准一拖火炬手 | 新一篇:东方红柴油机走红农机市场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18
本周点击:535
本月点击:3294
点击总数:469989
摆发私信闭摆加为好友闭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公司展播国内公司展播(5篇)
国外公司展播国外公司展播(5篇)
宏观视野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品牌研究(16篇)
公司产物公司产物(70篇)
市场观潮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装载机板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