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

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宏观视野>>

收获机械化:农机化神奇的五彩篇章收藏

 

    

(推荐)

              收获机械化:

      农机化神奇的五彩篇章

&苍产蝉辫;——第十四届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综述

 

    全国联合收获机械信息网/文   发布时间:2008-5-9     

 

第十四届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2007年11月6词9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农机学会农机化分会、全国联合收获机械信息网主办,合力集团·宁波合昊液压泵业公司协办。来自北京、天津、山东、广东、浙江、江苏、河南、黑龙江等省市的近6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涵盖了涉及本行业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主管、生产公司、鉴定推广、新闻媒体。其中,涉及公司有玉米、水稻、小麦收获机械生产单位和传动、液压等配套件生产单位。

会议由中国农机学会农机化分会副主任委员胡伟主持。国家计划单列市浙江省宁波市农机局副局长胡国常、宁波市象山县副县长陈忠全、合力集团·宁波合昊液压泵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元直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白人朴作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要求及新趋势”主题报告(本刊已发)。与会代表还到宁波合昊液压泵业公司参观考察。

与会者就联合收获机涉及的各方面问题进行研讨,充满不同色彩。其中包括我国水稻、玉米收获机在不同地区适应性和新产物开发;经济作物联合收获机的发展;联合收获机技术改进与联合收获机变速箱、液压件的技术进步;国家补贴政策;农机农艺如何结合;产物标准化等问题。部分代表还就技术合作、产物推广等问题进行了协商。现将部分专家学者对于联合收获机发展问题的论述予以摘编,以飨读者。

 

天津市农业机械局副局长胡伟:对于玉米收获机

他说,在我国,玉米是粮、经、饲三者兼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2006年,全国玉米机耕水平59.4%、机播水平 58.7%、机收水平达到 4.73%。

总体上看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正呈现加快发展势头,表现出4个显着特点。一是机具技术进步明显,二是机收成为发展热点,叁是政策带动效应明显,四是机械化作业市场趋于活跃。

当前,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玉米机收瓶颈尚未完全突破,成为制约的主要因素。二是玉米种植模式复杂,多样化的种植行距和套作模式制约了机械化发展。叁是示范推动力度不够,国家和地方用于玉米收获机械试验和示范推广的投入较少。四是技术创新滞后。玉米收获、免耕播种等机械基础研发滞后,低水平重复开发严重,适应性、可靠性尚需提高。

胡伟认为,推进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的主要促进措施应该是:加大玉米收获机械购机补贴力度;推动玉米种植制度改革,为机械化生产创造条件;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强示范推广工作;强化组织引导,培育玉米机械化作业市场;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玉米装备技术水平。其中,技术创新的重点是:支持玉米装备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件的基础研究;研发青贮收获、茎穗兼收、玉米小麦兼收等专用或多功能机具,以及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具、高效植保机具、适应山地丘陵地区的机具。加强产、学、研、推结合,促进技术的熟化和成果的转化。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蓝水:对于稻谷收获机

他在提交的文章中提出:如果说,欧美为世界提供了轮胎自走式全喂入稻谷联合收获机,日本为世界提供了橡胶履带自走式半喂入稻谷联合收获机,那么,当前中国南方稻田使用的中型橡胶履带自走式全喂入稻谷联合收获机,可以确立为中国特色的世界第叁种稻谷联合收获机。

我国农机界有一种水稻收获机械化发展阶段论,认为当前以“全喂入”为主;未来以“半喂入”为主。似乎“半喂入”**终要一统天下。目前的“全喂入”这个机型是以背负式小麦联合收获机为原形发展起来的。为了解决南方稻田泥脚深的难题,将轮胎换成橡胶履带。它已经构成一个适宜南方稻区的独立的中型自走式稻谷联合收获机。应该认为是中国自己的一件创新产物,可以实现性能扩展,进而越来越完善,有其自己的市场生命力,不会存在被谁取代的问题。

在全国稻田收获中,需要保留长秸秆的区域和面积毕竟是少数。因此,“全喂入”就有着广阔的长远的使用领域。“半喂入”割后的稻株要按顺序夹持排队输送,依次进入脱粒过程,生产速度不能随意加快,使得机器性能扩展受到极大限制。再加上昂贵的价格,成为“半喂入”难以克服的缺点。

现在一些生产“全喂入”的公司,似乎都要研发“半喂入”。这是为什么?恐怕是出于对市场趋势的误判。所谓“全喂入”是过渡产物,当前以“全喂入”为主,未来以“半喂入”为主的预测,没有多少坚实的经济和技术依据。

橡胶履带自走式全喂入稻谷联合收获机尽管其性能可能还不够完善。但我们应珍视它、完善它、发展它。中国的稻机市场太大了,谁也难****承付。生产“全喂入”的公司,不必自惭形秽。不必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地投入巨资去搞“半喂入”。有科技和经济实力的中国公司完全可以进入“半喂入”,并已有相当成绩。但尚没有一家纯民族公司的“半喂入”在市场上扬眉吐气。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尚书旗:对于花生收获机

他指出,目前花生收获机械按功能的完善程度分类,主要有用于分段收获的花生挖掘犁、花生收获(挖掘)机、花生复收机和用于联合收获的联合花生收获机等。

从世界范围内看,国外的花生收获机械正依照各国的种植特点,向着大型化、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花生收获(挖掘)机、捡拾摘果的联合收获机的研发与应用技术已相当完善。我国的花生收获机械正处在发展时期,目前以分段收获为主,联合收获技术还处于研制阶段,几年内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顺利进行,预计我国农机化技术在未来10年内,花生、薯类等经济作物收获机械化技术将得到重点开发和应用。国内市场对收获机械的整体需求较大,借鉴小麦联合收获机跨区作业的成功经验,农民已看到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将是增加收入的又一个好的途径,功能完善的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呼之欲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顺利实施,花生联合收获机械的研制与推广将使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化的发展迎来一个新时期。

 

《农业机械》杂志社副主编  王艳红:对于棉花收获机

她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8100多万亩,但收获环节机械化水平很低,大型高性能自走式棉花收获机械保有量不到400台,主要分布于新疆兵团各农场。

2007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1892万亩,其中地方1142万亩,生产建设兵团750万亩。为了促进棉花的机械化收获进程,2000年12月,新疆兵团制定的5年“机采棉试验项目”通过了专家鉴定。这标志着我国机械化采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历程。经过六、七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新疆大型采棉机保有量已达到370台左右,其中兵团有315台。这315台,包括迪尔公司的210多台,凯斯公司的70多台,贵航平水的29台,新联的2台。

机采棉试验表明:与人工采收棉花相比,机采棉**大的优点是生产率高,成本低,一台采棉机平均每天可采收150亩地约3.8万公斤的籽棉,相当于600个劳动力一天的工作量,每公斤机收棉的成本比人工采收低0.187~0.193元。

2007年山东棉花种植面积1400万亩,河南1200万亩,河北950万亩,湖北610万亩,安徽600万亩。这些省份的棉花目前还主要以人工收获为主,有一部分地区也采用简单的棉花收获机,如摘棉桃机、棉秆收获机等。

从产物来说,目前国内研制的大型采棉机尚处于小批量试生产阶段,年产仅10台左右,且尚需进一步提高机器的使用可靠性。

产物技术方面应重点研究采棉部件及自动供水、自动注油等装置。采用静液压无级变速底盘和输棉装置,向自动化,电子监控装置方面发展。国产机价格便宜,是进口机价格的60%~70%,并且零配件容易解决,因此大力发展国产大型采棉机是发展趋势。

新疆兵团逐步加大大型采棉机的推广力度,未来3年,他们要引进国外采棉机340台(国家项目)。到2010年,新疆兵团预计采棉机达到1328台,棉花机收水平达到58%。从新疆地区需求看,每年需求量200~300台,但随着国产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国外机采购所占比例会有所下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明:对于甘蔗收获机

目前,国外应用的多是切段式甘蔗联合收获机。其优点是:无论植株弯曲或倒伏,均能较好地完成收获作业,且消耗动力相对较小。目前我国蔗农收入普遍较低,以分段式中、小型作业和甘蔗联合收获机并举的模式仍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从长期的发展来看,单功能“小而全”的机械化,由于成本高和效率低,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农业机械大型化是我国未来农机发展的趋势。甘蔗收获机械化也将会以高效率、适应性强的切段式甘蔗联合收获机为主体,整秆式中、小型分段式收获机为辅。

目前,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攻关重点是:改进与中型轮式拖拉机配套的整秆收获机结构,提高作业性能和可靠性;开发由专用割铺机、剥叶机、小型提升装载机等组成的小型甘蔗收获机体系;发展大中型切段甘蔗联合收获机,重点是开发研究收获倒伏甘蔗的机械化技术。

 

天津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工程师辛永波:对于秸秆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人类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是畜禽饲料的有效供给资源,同时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秸秆已经成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要资源。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秸秆的综合利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2006年农业部提出“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这为秸秆的综合利用指明了方向。

我国对秸秆的综合利用,现在已有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秸秆覆盖免耕、秸秆还田、秸秆青贮、秸秆颗粒饲料加工、秸秆气化、秸秆栽培食用菌、秸秆制作有机肥、秸秆工艺品多种综合利用模式。近年,我国在秸秆生物质能源(发电、燃油)利用和秸秆饲料化加工研究和应用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取得了一批阶段性的成果。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有4个重点领域。一是大力普及农村沼气,二是农作物秸秆生物气化和固体成型燃料,叁是发展生物液体燃料,四是秸秆发电。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初见成效,全国已建设秸秆集中供气站539处。生物质能的广泛利用,不仅可以丰富秸秆的利用途径,而且还可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各地区不断地加大对秸秆能源化的投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是,与此同时,秸秆焚烧现象也屡禁不止,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污染环境,同时还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易引发飞机等交通工具无法正常使用,以及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等安全事故。据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河南、江苏、安徽、山东、河北等省焚烧秸秆比较严重。这对大力开发对秸秆的综合利用,提出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资料来源:《农机市场》杂志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8日 20:26:00 |点击数(

旧一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新一篇:农机市场区域战略的攻取与经营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18
本周点击:535
本月点击:3294
点击总数:469989
摆发私信闭摆加为好友闭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公司展播国内公司展播(5篇)
国外公司展播国外公司展播(5篇)
宏观视野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品牌研究(16篇)
公司产物公司产物(70篇)
市场观潮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装载机板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