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农机往事>>
&苍产蝉辫;
(推荐)
“东方红”吸引他从上海来
晓鹏 战辉
50多年前,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规划,规划中的156项重点骨干项目7项落户洛阳,同时洛阳也吸引着全国四面八方的工业技术骨干。卢富来作为当时上海市劳动局的一名技校老师,被“东方红”魅力所吸引,从大上海来到古都洛阳,今天的百姓故事来听听老卢在洛阳60年的平凡人生。
1953年,作为一名技校老师,在上海土生土长的卢富来和妻子虽说不上富裕,可非常悠闲。
(卢富来 一拖退休干部:我当时是在上海市劳动局 一个技校里面当老师 当老师 一个礼拜三天 课 不坐班 一 三 五 上课 二 四 六可以不坐班 礼拜天也可以放假 工资要比这里高。)
可是,自打国家“一五”规划出台之后,卢富来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是留在上海过清闲日子,还是投入到国家轰轰烈烈的大工业建设中去。权衡再叁,卢富来向上级组织递交了申请,毛遂自荐要到洛阳拖拉机厂。
(卢富来 一拖退休干部:我们国家要富强 光盯着上海也不行呀 上海的工业相对来讲 比较发达一些 要到洛阳支援建设。)
卢富来的申请很快得到了组织上的批准,为了能更好的运用苏联援助给我们的机械设备,也为了能更好的和苏联的专家进行沟通,卢富来很快被组织安排进了俄语学习班。1958年年初,卢富来和妻子踏上了洛阳这片土地。
(卢富来 一拖退休干部:我进厂的时候 拖拉机厂的厂房已经盖好了 设备安装好了 但是都没有调试 都没有试车 试生产 前期的工作都是华东一个建筑安装公司做的 他们安装好以后 交给我们 我们清洗 俄罗斯来的机床都是包装好的 都是油 我们清洗 完了通上电 完了我们试车 当时有苏联专家指导。)
从1958年到1959年的11月份,洛阳拖拉机厂经历了一年多的筹备阶段,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骨干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将所有的的精力投入进了第一批拖拉机的生产中。
(卢富来 一拖退休干部:我们晚上都不走 都住在厂里面 一天就睡个5、6个小时,4、5个小时 。吃在厂里 睡在厂里 从来不讲什么条件 就是搞技术革新 搞生产 出拖拉机 不讲什么条件 当时也是无无怨无恨 当时 什么动力呢 就是响应党的号召 一定要把咱们洛阳拖拉机厂搞上去。)
振奋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1959年11月1号的那一天,凝聚着工人兄弟们汗水和心血的第**台拖拉机披红挂绿的开出了厂门,整个拖拉机厂沸腾了,这不仅是一个新产物的诞生,他在中国农机历史上据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预示着中国人民耕地不用牛时代的来临。那一天的情景卢富来至今记忆犹新。
(卢富来 一拖退休干部:拖拉机厂有一万多的职工 在厂门口 开开工典礼大会 当时中央的副总理叫谭政林 来参加会议的 当时我也参加这个大会 并且上了主席台代表全厂两万多职工发言。)
卢富来说,第**台拖拉机下线的好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飞过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他们厂当时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祝贺,连朝鲜战场的士兵都写信回来祝贺。卢富来说他作为一名拖拉机厂的一份子,他始终引以为豪。
(卢富来 一拖退休干部:当时我们是拖老大 我们到市里开个会 那是人家说是洛拖的 脸上是很光彩的。)
岁月更迭,如今,卢富来和老伴都已70多岁了,虽说乡音未改,可卢富来说自己已经是洛阳人了,孩子们也早已在洛阳成家立业。每天,快步行走半个小时是卢富来和老伴雷打不动的事情,走在洛阳的大街小巷里,卢富来时常会想,当年,国家一个号召,让全国四面八发云集而来的建设者们凭空起了一个涧西区,洛阳的历史也因此而改变。
(卢富来 一拖退休干部:对洛阳的整个技术发展 工业发展 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技术支持 当时的拖拉机产量这么高 发展这么多 对洛阳的经济也是一个支持。)
50多年前从咱们洛阳本地招进的许多工人,在当年卢富来这样的支援者的帮带下,早成为了一茬又一茬的技术骨干。如今,像卢富来这样,来自祖国各地支援洛阳支援工业建设的人们也已经退休,他们的奉献却永远留在了洛阳工业建设的岁月里。
工业不仅是洛阳的名片,也是洛阳的城市框架。在以后的发展中,工业成了洛阳的经济支柱,如今这个支柱的作用愈加突出,让我们记住那个那些来自全国各地支援洛阳工业建设的人们,记住那个时代。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根据纪念洛阳解放60周年电视特别节目同期声整理)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8日 22:18: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