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环球农机>>
(推荐)
秘鲁和智利的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研
侯少丽&苍产蝉辫;
农业是秘鲁和智利两国重要的经济来源。由于两国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业发展水平差别较大且各有特点。
一.农业机械化情况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秘鲁智利两国农业机械化也有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来讲,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相对较低。秘鲁拥有的农机数量较少,全国仅有5000台拖拉机,收获机械很少。沿海地区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中东部地区几乎全靠人工作业和部分畜力牵引的半机械化机具作业。智利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于秘鲁,小麦、玉米、水果的机械化水平较高,水稻的机械化水千较低,种植主要靠人工作业,机械化收获水平为30%。全国约有4万台拖拉机、4000台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年销售量为2000台左右,联合收割机的年销售量为30—40台。
二是几乎没有农机研究和制造业,农业机械主要依赖进口。秘鲁、智利两国没有农业机械的专门研究机构,农业大学的农业工程系,仅负责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两国使用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农产物加工机械大部分从美国、欧洲、巴西、阿根廷等国进口。1993年,我国上海拖拉机内燃机集团公司曾向秘鲁出口过4000台大中型拖拉机,由于山区适应性和零部件供应方面的问题,我国始终没有真正打开该国的农机市场。此外,秘鲁还从我国引进过脱粒机、水泵、轧花机等农业机械。秘鲁国内没有农机生产公司,智利国内仅生产喷雾机等小型机具及零部件,而且制造水平比较低。
三是没有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秘鲁、智利两国农业机械化的管理体系都不健全,没有农业机械的试验鉴定和技术推广体系,也没有保障和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二.农业生产和科研情况
秘鲁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发展水平不高。秘鲁西部是集约式绿洲农业区,气候十分干燥,年降雨量不足50毫米,靠源自安第斯山脉的河水灌溉,是秘鲁**重要的农业区;中部山岳地带粮食产量较低,属传统农业区;东部为林地农业区,农业开发水平更为落后。秘鲁渔业较为发达,鱼粉和鱼罐头产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针对本国干燥少雨的自然条件,秘鲁农业科研部门积极进行秸秆还田和免耕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秘鲁农业部门注意发挥其种植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和推广玉米、土豆和杂粮新品种,发展羊驼生产。但秘鲁农业研究总体水平不高,科研设备陈旧,手段落后,比如育种,仍采用常规方法,很少涉及生物技术等领域。
智利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也明显呈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并存的二元格局。智利北部是渔业和矿产基地,中部是粮食、水果和花卉的主产区,南部以畜牧林业为主。智利政府十分注重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在进口粮食的同时,大力扶植水果和渔业生产,积极引进和开发国际市场需要的新产物。如上世纪90年代前后,智利从国外引进了猕猴桃和鲑鱼,现在已成为智利重要的出口农产物。目前,智利已成为世界第—大水果出口国、第二大鱼粉出口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智利水果出口量每年为150万吨左右,销往70多个国家。
在农业发展中,智利特别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千方百计引进先进技术和培养科技人才,并与欧美许多农业科研单位保持了长期的交流合作。同秘鲁一样,智利也十分重视农业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尤其是水果和蔬菜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全国七个农业大区都设有国家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此外,智利农产物加工业水平较高,尤其是水果加工和葡萄酒业较发达,技术主要来自欧美。
(信息来源:摘自《现代农业装备》)
发表于 @ 2008年06月30日 22:26: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