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环球农机>>
(推荐)
加拿大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
韩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黎海波
加拿大地处北美洲,是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国土面积99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森林覆盖率高达41%,淡水资源非常丰富。人口只有3108万人,农业人口不足3%;可耕地约占总面积的44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4%;淡水拥有量约占世界淡水总量的一半,基本上没有旱涝自然灾害,是得天独厚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大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加拿大就开始制造农机具。20世纪初时,加拿大研制出第—台马拉收割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工业的发展和土地面积的迅速扩大,加拿大农业机械大量增加,并逐步取代畜力机械。到1951年,拥有施拉机的农场已占农场总数的55%,拥有电力服务的农场已达51.3%,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加拿大每万公顷耕地拥有拖拉机142台,联合收割机34.5台,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美国基本持平。现在加拿大农业的机械化、集约化和信息化程度都很高。全程机械化耕作已是农业生产的普遍方式。农业劳动力平均年创造农业产值40000多美元。
加拿大农业机械化与其它国家相比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淘汰小农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
加拿大是一个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在世界农业生产和农产物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农场(包括牧场)是加拿大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加拿大农场的数量、经营规模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随之发生了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加拿大各类农场数量在不断下降,农场经营规模却逐步扩大,农场就业人数持续减少。
为了改进技术装备和增强竞争能力,加拿大政府采取了淘汰小农场,促进土地集中的措施。1959年设立了农场信贷公司,向农场主发放长期抵押贷款,帮助农场主建立具有赢利性的农业生产。到1972年3月31日止,共发放贷款6.8万多次,总数达12亿加元。这些资金绝大部分被用于购置土地。l961年制定的农业发展支持法,主要目的是促使不盈利的小农场停止经营。1970年,联邦农业专门小组向议会提出一项报告,建议加拿大农场要实行归并和整顿,使之转为更大的单位,以便能够进行更好的经营。1971年国家农业部实行一项新政策一一小农场发展计划,规定凡放弃经营农业的小农场主,在出售其农场上地时,可以得到调整补贴,而这项政策中土地让予计划则规定,凡按照销售协定购买土地的农场主,可以得到特别贷款。这些政策和措施使加拿大的农场数量从1961年的48万个减少到1971年的36.6万个,其中,650公顷以上的大农场增加了49.7%。
加拿大的家庭农场98%归私人所有,农场经营的土地大部分是私人财产,少部分是向国家租赁国有土地进行经营;家庭农场依据法律规定设立并进行公司登记,按规范的公司制公司运行。
1941年,加拿大的农场数量为顶峰值,达了73.3万个,此后逐年下降。到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全国仍拥有各类农场60余万个,1981年锐减至30万个左右。根据加拿大国家统计局2002年5月15日公布的农业调查结果,从1996年到2001年五年问,加拿大全国农场总数减少了29625个。在所有大小不同的农场处于不景气情况下,小的农场主首当其冲改了行。在农场绝对数量下降的同时,现有农场的经营规模却在扩大。2001年农场平均经营规模为273公顷,比1996年扩大了11.1%。
加拿大农场经营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目前,加拿大已成为世界上农业机械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加拿大种植业家庭农场土地经营面积平均达300公项,其中,500公顷以上的大型农场占农场总数的10%。在养殖业中,奶牛养殖规模为200~300头,肉牛6000头左右,生猪3000头左右。家庭农场的现代化水平很高,全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大致配备有2台拖拉机,负担120公顷耕地,其中大功率的农业机械占很大比重,各种大型和高功率的农机具互相配套,许多田间作业可以一次完成,大大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农业生产的高科技化和机械化,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结构的优化,而且改变了农业的传统特征,使农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促使加拿大的农场向更大规模发展。
加拿大的家庭农场有世界顶**的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系统,有世界**流的农业和食品管理水平,因此,农产物和食品高质高效,安全可靠,具有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精准农业的发展
加拿大的农业信息化程度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计算机网络是农业信息采集和传输的主要载体。加拿大农业信息体系健全,计算机网络、3s技术(即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广泛。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健全,形成了政府、协会、公司、大学等多元化、多层次协调的运作格局。目前,阿尔伯塔省已有50%的农场拥有电脑,其中15%的农场加入到Internet网中。通过电脑网络,可以快速、方便地获取全国和全世界的生产资料,农产物市场动态、作物病虫防治、产量预测等信息,有效地指导自己制定各项经营策略,开展新技术的应用。
精准农业是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农作物、土地、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状况进行定期信息获取和动态分析,通过诊断和决策,制定实施计划,并在GPS和CIS集成系统支持下进行田间作业的信息化现代农业。
以计算机和诸多精密仪器为标志的信息、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使农事操作更加标准化、精确化和高效化。有的农场利用卫星信息系统监视农作物生产情况,利用红外线照相机探测土壤温湿度,利用可变速率施肥器施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了解农作物的精确产量。农业生产将逐渐和正在成为高技术产业。在安大略省,1996年至2001年期间,使用计算机作为管理工具的农场几乎翻了一番,由1996年占农场总数的21%,增至2001年的39%。
加拿大在农田信息采集和服务方面充分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农田遥感监测系统(RS)等精准农业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在农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估产、土壤水分和养分测定、农业灾害监测、生态环境监测、农业资源调查等方面已广泛成功地应用了这些技术。3S技术在精准农业中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航空与航天遥感。通过高空问和高光谱分辨率,及时提供农作物长势、水肥状况和病虫害情况等征兆图,供诊断、决策和估产等使用。为了实时获取数据,需要反复利用航空遥感或利用各个小卫星建立全球数据采集网。利用已存贮的土壤背景数据库、农田灌溉、施肥、种子等数据库和新获取的征兆图进行分析、作出判断,结合社会经济信息作出投入产出的估算,提出实施计划。将这种集成系统装在农业机械上,实现农田作业的自动指挥和控制,即开到指定的农田去,完成指定的作业,实现因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培上以及收割等工作。
加拿大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全方位地解放和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加拿大精准农业发展步人了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信息来源:摘自《现代农业装备》)
发表于 @ 2008年06月30日 22:32: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