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

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环球农机>>

美国颁贰翱用什么质量工具收藏

 

   

    

(推荐)

 

 

 

美国颁贰翱用什么质量工具

 

 

    美国中小公司的CEO们眼中的质量到底是怎样的?他们**喜欢用什么样的质量工具来控制产物生产呢?6月21日,美国质量学会(ASQ)中国办事处在上海发布了其历时两年的**新调查成果。

 

    颇有意思的是,起源于美国、流行于美国,近来颇为中国公司所推崇的六西格玛管理工具,竟然在美国公司中的采用比率仅仅为15.6%;而恰恰被许多中国公司认为“过时”了的全面质量管理却仍然极受美国老板的青睐,以59.3%的比率当仁不让地坐上了第二把“交椅”。看来,时尚并未“流行”,“老调”仍在重弹。而摘得质量工具实际应用“状元”的却是众多中国公司生疏的——在美国各行业中**常使用的标杆法(60.7%)。

 

    据ASQ中国办事处代表方俭介绍,标杆法之所以不为中国公司所熟悉,是因为在国内各行各业里要找到标杆单位并不容易。而美国发展这么多年不仅有成熟的“领头羊”公司,而且,他们还有一大堆归纳和总结出来的好经验,供其他公司学习和借鉴。比如美国国家质量奖——波多里奇奖评审后,每次都会把获奖者比如通用、摩托罗拉等先进公司的做法一一公布,让中小公司有学习的榜样和对照标准。

 

    虽然公司领导层熟悉或使用的质量工具还有不少,包括精益制造、持续质量改进、ISO9000管理体系、内部过程改善等等,但从调查数据中也得到一个结论:即管理者理解与熟悉一项质量工具,和实际应用到质量改进与业务过程的提升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

 

    据策划并参与调查的ASQ中国总经理吴国瑞介绍,对于质量对公司底线的贡献(即对公司的财务回报)这个项目,在调查中是**困难也**有趣的问题。“我们给受访者两个选择:质量对公司的底线是有贡献的(提供正面的经济回报),还是没有贡献的(成本大于回报)。结果是令人惊讶的:99%的受访者说,他们相信质量对公司底线是有贡献的。这项未预期到的一致性,是因为受访者给质量一个广泛的定义。当我们询问为何质量能够产生贡献时,受访者经常会提到在回头客、口碑、顾客忠诚度等方面增加营业收入,同时也会减少返工,节约劳工与材料成本。”

 

    在不少美国公司的CEO眼中,质量的定义为产物的特性,而不是管理体系的概念。为了测试这个结论,ASQ又单独访问了100个受访者(随机抽样),并问了不同的问题。结果更令人惊讶,修正过的问题和之前的结果几乎一样:92%的受访者同意质量是一个全组织,只有协同努力使用质量技术和应用,才会提供一个正面的经济回报。

 

    和中国一样,美国在使用质量工具方面,制造业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居各行业之首,而服务业却是**差的。

 

    有趣的是,53.3%的老板不支持“质量是一种专业”的看法。对于大部分组织而言,领导认为质量是由质量专业人员来做的,虽然他们也认为要在全组织系统内使用特定的工具或技术,也看到质量基本上反映到他们所提供的任何产物或服务上。

    据悉,这项调查针对的是美国5亿美元以下的中小公司,600家公司的CEO在电话中“面”对“面”进行了交流。

    的确,当全球化竞争日趋白热化时,无论个人、公司、社会还是国家,对于质量的关注必须用质量成本来校准。ASQ认为,这个调查结果将激励大家去思考,在现代的世界中如何认知质量,它应该置身于什么位置来帮助公司变得更具竞争力。

 

(信息来源: 中国质量报)

 

 

    

 




发表于 @ 2008年06月30日 23:00:00 |点击数(

旧一篇:美国农业机械化扫描 | 新一篇:发达国家农业补贴不减反增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18
本周点击:535
本月点击:3294
点击总数:469989
摆发私信闭摆加为好友闭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公司展播国内公司展播(5篇)
国外公司展播国外公司展播(5篇)
宏观视野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品牌研究(16篇)
公司产物公司产物(70篇)
市场观潮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装载机板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