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专家观点>>
(推荐)
2008年7月10日至11日,由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主办的2008年部分公司农机购置补贴座谈会在京举行。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宗锦耀司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宗锦耀司长在2008年部分公司
农机购置补贴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参加本次座谈会,各公司都介绍了产销和政策实施情况,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为农业的发展研发了很多适合我国地容地貌,并且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产物,对农机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和不懈的努力。
目前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是党中央一项非常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如何长期实施好这项政策,让农民得实惠、公司有效发展,政府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是好的,起到一举多效的作用,受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的高度赞扬,是财政部各项补贴中实施效果**好的一项政策。为农产物的有效供给,抵御自然灾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农业部派出7个工作组到下面指导监督各项工作的实施,今天开完公司座谈会后,还要邀请各省市主管部门的领导召开座谈会,听取多方面意见,目的是进一步稳定完善购机补贴政策,使政策发挥更好的效应。尽管5年来国家购机补贴资金连续翻了六番,但资金投入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农民购机非常旺盛,公司产销两旺,这充分说明中国农机化事业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当前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形势和特点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机化的发展,04年制定实施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以来,连续发出5个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要发展农机化,2007年要求是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 2008年一号文件力度更大,要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中央将农机化发展提的很高,指出发展农机化是带有方向性的一件大事。毛主席讲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发展机械化”。在今年农村工作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在报告中表扬了农机化工作抓的好,认为目前条件好,环境好,是发展的时候了。近年来农机补贴政策实施的很好,随着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快速变化,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的速度加快,农民对农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民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农村的劳动力从过去的绝对过剩向相对过剩转移,出现结构性短缺,农村很多地方妇女、儿童、老人化趋势越来越普遍,中央很着急,如果不用机械替代人力、畜力,那么农业技术不能稳定,粮食安全得不到保证,所以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中央、地方政府重视,农民购买力增强、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政策扶持、农机大户、农机化合作社快速发展,跨区作业既为自家也为社会服务、农业机械作为农民生产和致富手段,这些都为农机、动力、技术、装备等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从当前情况看,农机化发展形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农机装备水平持续增长,农机装备结构不断改善。2008年上半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7.86亿千瓦,比2007年底又增加2.3%;农机结构通过机具购机补贴政策进一步得到改善、优化,短缺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的农机具增长较快: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新增30万台,达到225万台,增长9.7%;与大中拖配套的农机具达到338万台,增加8.9%;联合收割机新增6万台,保有量达到68万台,增长7.7%;水稻插秧机新增4.5万台,保有量达到20万台,增长28%;同时玉米、马铃薯、油菜、花生等收获机械、、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也都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农机装备数量和质量都得到进一步提高。2、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农时关键生产环节机械进一步推进。2008年春耕期间投入农机2010万套,完成机耕面积5.7亿亩,机耕率55%,机播面积3.7亿亩,机播率35%,机耕和机播率分别增长2.3%和1.6%。叁夏期间,小麦机收率达到82.3%,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3.8%,比去年提高2.3个百分点。3、农机技术应用水平提高,新技术推广步伐加快。08年机插秧面积新增1000万亩,达到5000万亩;玉米机播面积2.7亿亩,增加900万亩;油菜收获新增100万亩,达到600万亩;节水、节能、节药、节肥等资源节约型农机设施进一步发展,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的在农业机械及农艺上的推广对提高亩产量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4、农机安全形势平稳、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止。2008年前5个月共发生农机事故549起,死亡71人,受伤342人,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形势好转,生产公司不仅关注机具使用的先进性、适用性,同时也更注意机具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农机化形势越来越好,在各农机公司的努力下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
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产物的有效供给,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2004年中央实施购机补贴政策以来,逐年加大补贴力度,从04年的7000万元到今年的40亿元,5年翻了六番,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2653个农牧县;补贴标准不断提高,**高达到8万,采棉机补贴甚至达到20万。极大的调动了农民构机的积极性,拉动了农机市场,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推进了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的普及应用,拉动了农机工业、农机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使农民收益,装备提升,工业发展。具体表现在:
1.带动了多元化的投入,调动发展农机化积极性,带动地方各级财政投入、农民自身投入及金融部门投入。截止2007年底共带动地方财政投入使用36亿元,拉动农民自身投入产出185亿元,补贴各类机具120万台,受益农户115万户。
2.提高装备总量,优化装备结构。农机总动力达到7。68亿千瓦,比2003年增长27%。大中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04。8万台,比2003年增长110%;大中拖配套农机具达到310万台,比03年增加83%,联合收获机械达到63万台,同比增长75%,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
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机作业水平。与03年相比机耕水平提高12%,机播水平提高8%,机收水平提高10%,整个耕种收水平达到43.8%。
4.培育了农机主体,推进农机服务产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的农机化要靠农民,靠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农机股份公司。在中国不是家家户户需要买农机,中国要坚持走家庭承包责任制,要适应机械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就要通过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将经营权向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扭转,解决有机户与无机户,小生产与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走出一个有中国特色农机化发展道路。以一化带动四化,即以农业机械化带动规模化、标准化、公司化和产业化。同时推动工业化进程,把农民从传统的生产方式解放出来,彻底改变落后、低效的生产方式,使农民享受到工业文明成果和社会文明进步。新增各类农机服务组织3654万个,比03年增长19%,拉动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收入2978亿元,比03年增长31.6%。
5.带动了农机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农机化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在促进农业增长的同时,也拉动工业和流通业的发展。2007年规模以上农机公司销售收入达到1517亿元,产销率达到98%以上。农机生产、销售、维修叁大市场健康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拓宽收入渠道,促进二、叁产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目前我国农机产业已经进入中级阶段,我国用50多年时间完成初级阶段,下来将用20多年时间完成中级阶段,基本实现机械化。
群策群力,共同实施好购机补贴政策
随着补贴资金规模的迅速扩大,工作量成倍增加,工作难度也逐渐加大,做好各项补贴工作,确保补贴政策持续有效稳定发展,任务艰巨,责任也很艰巨。农机补贴政策的制定肯定会有一些不完善之处,农机补贴是否实现到位,取得理想效果,**终要看农民是否满意,公司是否满意。补贴实施的主体是农机部门、财政部门,公司是产物的供货方,农民是受益者。
本次座谈会上,与会公司代表们本着对政策负责、对农民负责、对农机公司负责的态度,对购机补贴政策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有些问题反映比较集中,具有普遍性和代表,对此农机管理部门将认真研究,在明年的办法中进一步改进、完善。对一些个性化问题,也将积极关注,协调配合,努力为公司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各公司要及时了解和研究全国农机化发展战略部署,作好产物供应、售后服务、技术培训等各项工作,配合农机部门共同促进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此对公司提出几点希望:加强技术研发,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产物质量;强化管理,不断提高产物质量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公司自身网络优势,加强对购机农民操作维修技能培训;规范行为,共同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市场环境。
(一拖人根据宗司长讲话整理)
2008年7月12日
发表于 @ 2008年07月14日 18:08: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