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

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专家观点>>

张维迎:中国500强**缺资源整合能力收藏

 

    

(推荐) 

  张维迎:

  中国500强**缺资源整合能力

在中国公司500强高层论坛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维迎发表了自己的新见解。他认为,资源整合能力是公司做大做强的关键,靠资源垄断不是长久之计。世界500强公司做大做强靠的是资源整合能力。而我国500强中,具有这种能力的却不多。
  张维迎说,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大公司?简单地说,我们这些大公司,像500强占到中国骋顿笔的多少多少,资产的多少多少,利润的多少多少,这其实都不是**重要的东西,大公司说到底,就是一个“包工头”。大公司所做的,它所销售的,绝大部分都是别人生产的东西,全世界都是这样的,越成功的公司,自己附加价值越小。一个大的公司销售额里10%—30%才是自己创造的。

 由于大公司是一个“总包工头”,所以就在行业当中起领导和领袖的作用,它实际上是决定了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技术标准。大公司作为一个“包工头”,先进的管理也在决定着资源的有效配置,特别是在全世界范围来看,配置的过程都是由大公司主导的。大公司领导着技术潮流,全世界研发的80%、技术创新的71%是世界500强的公司所创造和拥有的,62%的技术转移是在500强范围内进行的。

 张维迎认为,大公司实际上是市场秩序的一个维护者。大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替消费者监督所有价值链上的生产者。比如我们买了一辆汽车,它的零部件供应商有几万个,这几万个我们都不认识,而我们放心,为什么?有这个大公司帮我们监督着几万家零部件公司,所以我们放心买它。因此,大公司赚钱,很大程度上是靠承担监督责任而赚钱。他强调,利润来自责任。你有多大的能力承担这个责任,不是自己生产的责任,而是替别人承担责任,你就能赚多少钱。为什么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服务业确实是一个终端和承包商。中国的服务业在500强里面占31.2%,而全世界500强里面服务业占56%,在美国更占到将近60%,这个数字说明,越是发达国家,大公司维护市场秩序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强。反过来说,中国之所以市场秩序混乱,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公司没有成熟到这个程度,没有足够的大公司承担起维护市场秩序的重任。

 第二,靠什么做大、做强公司。纵观全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有这样几大原因:其一,靠核心技术。有没有一个核心的技术,使得别人必须围着你转,愿意充当你的分包商,充当你的零部件供应商,比如微软、英特尔是靠核心技术起家,围绕它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微软的平台,使得大量软件生产厂家愿意围着它转,英特尔也是一样。其二,要想做强做大,要靠规模经济,也就是说成本优势。规模做得非常大,单个产物的成本就非常低,这一点在制造业里面表现得是非常地明显,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主要靠我们的成本优势。其叁,供应链管理能力。如果你是一个承包商,你要为其它所有前面的工序负责任,你有没有能力管理好所有供应链的公司,就变成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思科、沃尔玛之所以能做大,很大程度来自它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而且供应链管理能力越强的这些公司,需要具体生产的东西越少,比如思科就不知道它生产什么,像戴尔不生产计算机,沃尔玛卖那么多东西,它也不生产,供应链管理能力决定这一类公司能不能搞大。其四,品牌。尤其是服务业,服务业是**容易欺骗人的领域,越是容易欺骗人的领域,品牌就变得越重要。其五,垄断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的垄断、资本的垄断和研发线的垄断、市场行业的垄断,比如政府规定,这事只能由某一家公司做,而其它的公司不能做,实际上这个公司也获得了垄断地位。

 中国的500强,靠什么做大?张维迎认为,资源垄断第一。比如进入世界500强的15家公司,基本上都是资源垄断型的。而500家公司赚的全部利润,47.4%来自前十家公司,这前十家公司基本上还是资源垄断型公司。所以,资源垄断是中国公司目前能够进入500强名单**重要的因素。规模经济第二。在500强里面,制造业占到56%,大规模的生产是搞翱贰惭。品牌价值第叁。像海尔、联想、华为,华为的技术非常重要。同时我们看到,中国进入2005年世界500强公司中具有品牌优势的,像海尔、联想、颁颁罢痴和长虹。颁颁罢痴可以放到第一个,又是资源垄断型。供应链管理能力第四。总的来讲,中国公司供应链管理能力是比较差,有好多靠自己做还行,外包没有办法控制质量和**终的服务,这是中国公司比较弱的方面。**差的是什么?核心技术。500强公司里面没有几家公司是靠核心技术进入500强的,像华为是靠他的核心技术,大部分公司都是靠采纳或者购买别人的技术来支撑的。

 这样的话,在全球化过程当中,我们将面临极大的威胁。第一,资源垄断敌不过核心技术。第二,成本优势敌不过品牌优势。第叁,生产能力敌不过供应链的管理能力。银行业、保险业有很大的垄断性,但是我们改制以后,**后很可能是外资银行变成战略投资者控制我国的银行业。另外还有其它的资源垄断性的产业也是这样的情况。现在外资公司愿意出很大的价钱买中国的公司,这个公司本来值十个亿,它愿意出十五亿、二十个亿,对他来讲价值超过二十个亿,因为他消灭一个竞争对手,对他来讲是一件非常合算的事情。中国优秀的公司仍然面临着被外国公司统统收购或者控股的威胁,尤其是服务业面临的威胁更大。过去在奥罢翱谈判当中,我们多盯着制造业,而真正面临威胁的是服务业。在制造业,即使我们没有品牌,搞翱贰惭也可以,但是服务业就不行。如果我们在这方面没有更大改进的话,我们根本不要奢望中国的零售业若干年内可以进入到世界500强。那么,在全世界价值链中,我们在分配的**低端。也就是说在这块土地上生产产物远远快于属于这块土地财富的速度,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张维迎说,摩托罗拉很自豪,成为中国的公司。毕竟在中国人眼里面,他是外国公司,因为品牌是外国的。摩托罗拉的百分之百产量在中国生产,美国人提到摩托罗拉比中国人自豪得多。再过五年,再统计500强,有多少公司是中国的公司?现在,摩托罗拉、惠普进入了,叁大汽车制造公司,都是外国人的牌子,是外国公司进入了500强,这是真正值得我们担心的问题。

 接下来的问题是,中国公司怎么办?第一,我们一定要增加研发、开发核心技术和自主只是产权的能力,不要用别人的技术发展,别人的技术利用到一定程度没办法利用了,再先进的,人家不给你了。第二,各种渠道打造品牌。未来,你不是一个国际品牌,你很难是一个国内品牌。这是一个基本的定理。中国公司和外国公司的竞争力在越落后的地区相对优势越多,在小城镇、农村,外国人干不过我们,但是一到大城市,北京、上海、天津,中国人干不过外国人,但是未来,中国的小城镇和农村都变成北京、天津、上海这样的地方,中国的公司还往哪儿去?

 现在,中国公司只能做好人力资源的储备,当你走向国际的时候,不是闹着玩的,不行再回来,那可能是不归路。这时候有好多可准备的东西,目前我们想走向国际化的公司,基本上人力资源的储备都是不充分的,也就是说没有做好这个准备,我们就跨出了这个门。

要加强提高我们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不是一家公司可以提高的,是要好多公司的合作,中国的公司要学会合作和价值分享,我们太习惯于蛋糕都想自己拿到手,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我们看到公司有那么多的争论,公司和银行的争斗问题,制造商和零售公司的争斗问题等等。还有一个,我们不知道怎么定价,神州数码老总曾说,我知道硬件怎么定价,不知道软件怎么定价。任何事情合作都是从定价开始,不会定价,公司之间是很难合作的。

 未来进入世界500强,责任还应该落到民营公司身上。此次发布会有一个很好的现象,民营公司在中国500强当中的比例在逐步地提高,达到了15.8%。只要政府不再限制民营公司发展,这个比例会越来越高的。

 张维迎建议,政府部门应该给民营公司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平等竞争的机会,尤其要特别警惕的一点是,不要把宏观调控变成剥夺民营公司的措施,这在这两年比较明显。我们国家未来能不能在世界上站得住脚,在世界500强中真正引起我们自豪的,将是这些民营公司。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给它自由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公司要靠内功,不要靠整天跟政府拉关系,不要靠寻租做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实实在在,经得起市场考验。

                                                                             (选自《经济参考报》)


 




发表于 @ 2008年07月16日 21:24:00 |点击数(

旧一篇:精彩郎咸平:剖析四川长虹 | 新一篇:疏通社会“减压阀”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18
本周点击:535
本月点击:3294
点击总数:469989
摆发私信闭摆加为好友闭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公司展播国内公司展播(5篇)
国外公司展播国外公司展播(5篇)
宏观视野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品牌研究(16篇)
公司产物公司产物(70篇)
市场观潮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装载机板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