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专家观点>>
(推荐)
张维迎:
中国500强**缺资源整合能力
在中国公司500强高层论坛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维迎发表了自己的新见解。他认为,资源整合能力是公司做大做强的关键,靠资源垄断不是长久之计。世界500强公司做大做强靠的是资源整合能力。而我国500强中,具有这种能力的却不多。
张维迎说,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大公司?简单地说,我们这些大公司,像500强占到中国骋顿笔的多少多少,资产的多少多少,利润的多少多少,这其实都不是**重要的东西,大公司说到底,就是一个“包工头”。大公司所做的,它所销售的,绝大部分都是别人生产的东西,全世界都是这样的,越成功的公司,自己附加价值越小。一个大的公司销售额里10%—30%才是自己创造的。
由于大公司是一个“总包工头”,所以就在行业当中起领导和领袖的作用,它实际上是决定了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技术标准。大公司作为一个“包工头”,先进的管理也在决定着资源的有效配置,特别是在全世界范围来看,配置的过程都是由大公司主导的。大公司领导着技术潮流,全世界研发的80%、技术创新的71%是世界500强的公司所创造和拥有的,62%的技术转移是在500强范围内进行的。
张维迎认为,大公司实际上是市场秩序的一个维护者。大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替消费者监督所有价值链上的生产者。比如我们买了一辆汽车,它的零部件供应商有几万个,这几万个我们都不认识,而我们放心,为什么?有这个大公司帮我们监督着几万家零部件公司,所以我们放心买它。因此,大公司赚钱,很大程度上是靠承担监督责任而赚钱。他强调,利润来自责任。你有多大的能力承担这个责任,不是自己生产的责任,而是替别人承担责任,你就能赚多少钱。为什么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服务业确实是一个终端和承包商。中国的服务业在500强里面占31.2%,而全世界500强里面服务业占56%,在美国更占到将近60%,这个数字说明,越是发达国家,大公司维护市场秩序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强。反过来说,中国之所以市场秩序混乱,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公司没有成熟到这个程度,没有足够的大公司承担起维护市场秩序的重任。
第二,靠什么做大、做强公司。纵观全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有这样几大原因:其一,靠核心技术。有没有一个核心的技术,使得别人必须围着你转,愿意充当你的分包商,充当你的零部件供应商,比如微软、英特尔是靠核心技术起家,围绕它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微软的平台,使得大量软件生产厂家愿意围着它转,英特尔也是一样。其二,要想做强做大,要靠规模经济,也就是说成本优势。规模做得非常大,单个产物的成本就非常低,这一点在制造业里面表现得是非常地明显,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主要靠我们的成本优势。其叁,供应链管理能力。如果你是一个承包商,你要为其它所有前面的工序负责任,你有没有能力管理好所有供应链的公司,就变成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思科、沃尔玛之所以能做大,很大程度来自它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而且供应链管理能力越强的这些公司,需要具体生产的东西越少,比如思科就不知道它生产什么,像戴尔不生产计算机,沃尔玛卖那么多东西,它也不生产,供应链管理能力决定这一类公司能不能搞大。其四,品牌。尤其是服务业,服务业是**容易欺骗人的领域,越是容易欺骗人的领域,品牌就变得越重要。其五,垄断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的垄断、资本的垄断和研发线的垄断、市场行业的垄断,比如政府规定,这事只能由某一家公司做,而其它的公司不能做,实际上这个公司也获得了垄断地位。
中国的500强,靠什么做大?张维迎认为,资源垄断第一。比如进入世界500强的15家公司,基本上都是资源垄断型的。而500家公司赚的全部利润,47.4%来自前十家公司,这前十家公司基本上还是资源垄断型公司。所以,资源垄断是中国公司目前能够进入500强名单**重要的因素。规模经济第二。在500强里面,制造业占到56%,大规模的生产是搞翱贰惭。品牌价值第叁。像海尔、联想、华为,华为的技术非常重要。同时我们看到,中国进入2005年世界500强公司中具有品牌优势的,像海尔、联想、颁颁罢痴和长虹。颁颁罢痴可以放到第一个,又是资源垄断型。供应链管理能力第四。总的来讲,中国公司供应链管理能力是比较差,有好多靠自己做还行,外包没有办法控制质量和**终的服务,这是中国公司比较弱的方面。**差的是什么?核心技术。500强公司里面没有几家公司是靠核心技术进入500强的,像华为是靠他的核心技术,大部分公司都是靠采纳或者购买别人的技术来支撑的。
这样的话,在全球化过程当中,我们将面临极大的威胁。第一,资源垄断敌不过核心技术。第二,成本优势敌不过品牌优势。第叁,生产能力敌不过供应链的管理能力。银行业、保险业有很大的垄断性,但是我们改制以后,**后很可能是外资银行变成战略投资者控制我国的银行业。另外还有其它的资源垄断性的产业也是这样的情况。现在外资公司愿意出很大的价钱买中国的公司,这个公司本来值十个亿,它愿意出十五亿、二十个亿,对他来讲价值超过二十个亿,因为他消灭一个竞争对手,对他来讲是一件非常合算的事情。中国优秀的公司仍然面临着被外国公司统统收购或者控股的威胁,尤其是服务业面临的威胁更大。过去在奥罢翱谈判当中,我们多盯着制造业,而真正面临威胁的是服务业。在制造业,即使我们没有品牌,搞翱贰惭也可以,但是服务业就不行。如果我们在这方面没有更大改进的话,我们根本不要奢望中国的零售业若干年内可以进入到世界500强。那么,在全世界价值链中,我们在分配的**低端。也就是说在这块土地上生产产物远远快于属于这块土地财富的速度,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张维迎说,摩托罗拉很自豪,成为中国的公司。毕竟在中国人眼里面,他是外国公司,因为品牌是外国的。摩托罗拉的百分之百产量在中国生产,美国人提到摩托罗拉比中国人自豪得多。再过五年,再统计500强,有多少公司是中国的公司?现在,摩托罗拉、惠普进入了,叁大汽车制造公司,都是外国人的牌子,是外国公司进入了500强,这是真正值得我们担心的问题。
接下来的问题是,中国公司怎么办?第一,我们一定要增加研发、开发核心技术和自主只是产权的能力,不要用别人的技术发展,别人的技术利用到一定程度没办法利用了,再先进的,人家不给你了。第二,各种渠道打造品牌。未来,你不是一个国际品牌,你很难是一个国内品牌。这是一个基本的定理。中国公司和外国公司的竞争力在越落后的地区相对优势越多,在小城镇、农村,外国人干不过我们,但是一到大城市,北京、上海、天津,中国人干不过外国人,但是未来,中国的小城镇和农村都变成北京、天津、上海这样的地方,中国的公司还往哪儿去?
现在,中国公司只能做好人力资源的储备,当你走向国际的时候,不是闹着玩的,不行再回来,那可能是不归路。这时候有好多可准备的东西,目前我们想走向国际化的公司,基本上人力资源的储备都是不充分的,也就是说没有做好这个准备,我们就跨出了这个门。
要加强提高我们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不是一家公司可以提高的,是要好多公司的合作,中国的公司要学会合作和价值分享,我们太习惯于蛋糕都想自己拿到手,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我们看到公司有那么多的争论,公司和银行的争斗问题,制造商和零售公司的争斗问题等等。还有一个,我们不知道怎么定价,神州数码老总曾说,我知道硬件怎么定价,不知道软件怎么定价。任何事情合作都是从定价开始,不会定价,公司之间是很难合作的。
未来进入世界500强,责任还应该落到民营公司身上。此次发布会有一个很好的现象,民营公司在中国500强当中的比例在逐步地提高,达到了15.8%。只要政府不再限制民营公司发展,这个比例会越来越高的。
张维迎建议,政府部门应该给民营公司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平等竞争的机会,尤其要特别警惕的一点是,不要把宏观调控变成剥夺民营公司的措施,这在这两年比较明显。我们国家未来能不能在世界上站得住脚,在世界500强中真正引起我们自豪的,将是这些民营公司。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给它自由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公司要靠内功,不要靠整天跟政府拉关系,不要靠寻租做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实实在在,经得起市场考验。
(选自《经济参考报》)
发表于 @ 2008年07月16日 21:24: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