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

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国际化经营>>

中国如何拥有国际市场定价话语权收藏

 

     

(推荐)

 

 

    中国如何拥有国际市场定价话语权

 

作者:顾列铭

                      

                          中国因素不含定价权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在多种大宗商品上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不断提高,这被世界市场冠称为“中国因素”。

仅2004年,中国部分大宗原材料采购就占到了世界总进口量的2翱%至35%。其中,铜进口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20.6%,进口依存度达65%;原油进口濒.1亿吨,进口依存度约40%。

  2005年,中国大宗商品的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并成为全球第**大铁矿石、铜消费国。统计显示,近几年,在全球贸易额每年3000多亿美元的净增量中,来自中国的贡献达1500多亿美元,几乎占了一半。

  就在中国消耗大宗原材料的比例不断上升的时候,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随之大幅上涨。从2002年底到2004年叁季度末,铁矿砂、铬矿砂、氧化铝3种商品平均进口价格涨幅高达3位数,主要品种价格均创出近10年甚至20年新高。

  因国际油价大涨,2004年,中国多付出了70亿美元;2005年因铁矿石价格大涨,中国钢铁业多花费近100亿美元。

  中国公司处境难堪。铁矿石如此,石油、铜、大豆等等都是如此。“中国要买什么,什么就涨”,这种现象一直在国际市场反复上演。中国已是全球的加工生产中心,获得了生产的主导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贸易的主导权。究其根本,只能说中国已经拥有获取资源的全球视野,但却并不具备强大的定价能力。

  如2005年,中国石油的进口量占世界石油贸易总量的6%,但在影响石油定价的权重上却不到0.濒%。**近一两年来,“中国”屡屡成为国际商品期货市场的大热门,不论是原油、金属、还是农产物,中国这个大买家只要一出手,市场价格就会扶摇直上。各种缘由曾经被一位摩根士丹利的专家一语中的:“中国要买什么,我们就赶在他们之前买入。”

  究其原因,定价权的缺失弱化了中国的影响力。

  当前,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主要分布于两个区域。对于成熟的期货品种和发达的期货市场的初级产物来说,其价格基本上由**着名的期货交易所标准期货合同的价格决定;对于尚未受到广泛认可的期货品种和期货市场的初级产物,其价格基本上由市场上的主要卖方和主要买方每年谈判达成。

  国际市场上,中国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交易对手。但中国只允许几家大公司可以参与外盘交易,中国的交易总是出自那几家单位的套期保值头寸,容易被发现。而且中国的商品交易还都要靠别人的平台、“跑道”才能交易,商业秘密自然暴露无遗。由于自己不能完全掌握交易平台,国内公司在海外的交易通道,很多时候受控于交易对手,国内公司实在难言有竞争优势。而国际投机基金正是抓住了这些优势,并利用国内公司的失误,赢取巨大利润,同时给国内公司造成巨大损失。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和全球商品定价机制有关。在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定价基本上是采用期货定价方式,打个比方说,我们从智利进口铜,价格却是按照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叁月铜期货价格,然后加上一个升贴水,这也就是说,谁能影响期货价格,谁就掌握了定价的主动权,不难想象全球多少资金觊觎期货定价权!

  不但如此,国际市场还疯狂炒作中国因素,把全球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一股脑儿推到了中国人身上,把中国当成驱动全球价格上涨的替罪羊。

  至于初级产物如铁矿石,国内铁矿石资源的特点是原矿品位低,远远不能满足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2000年中国生产铁矿石2.45亿吨,2001年为2.濒7亿吨,2002年为2.31亿吨,2003年为2.61亿吨,2004年为3.濒亿吨,增长幅度远远赶不上钢产量的增长。对铁矿石的需求不断上升,使供需矛盾越来越大。

  目前,中国铁矿石的自给率在48%,剩下的缺口只能由进口铁矿石填补。而作为供应方代表的叁大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掌握了全球80%的铁矿石,几乎可以独霸市场。

  结果,尽管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采购国,并有着世界“吸铁石”之称的中国公司并不是底气十足。在2005年4月的铁矿石年度价格谈判中,就几乎是被迫签下上涨71.5%的长期合同。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中国出口成为廉价代名词

  由于缺少定价权,中国为“买”不得不多付钱;更令人痛心的是,中国同样在“卖”上面屡屡出现“肥水外流”。

  稀土便是**好的例子。“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句话说了很多年。石油眼下成了“黑金”,稀土却只卖了个“土”价钱。2004年,中国稀土产物出口量是1990年的9倍,而平均价格却是降幅高达46%。要知道,17种金属元素统称的稀土可是航天飞机的原材料。还可以举例珍珠。中国淡水珍珠年产量占全球95%,收入却不足10%。经营主体过多,争相低价竞销,其实是中国公司的内耗让定价权从手中流走。

  以羊毛衫为例,2004年出口的平均价格为7美元多点,2005年已下降到3美元,**低的已卖到了0.8美元。这是什么概念?都是在内耗!如果都是这样,出口数量增加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如同“弱国无外交”一样,是市场激烈较量的结果。中国是在国际贸易规则既定的情况下,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来的。因此,中国必须接受许多其实是少数贸易强国制订的游戏规则。在这样的意义上可以说,是少数贸易强国剥夺了中国的话语权,而且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少数贸易强国仍然在试图继续剥夺中国的话语权。但是,这显然不是答案的全部。因为任何贸易强国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努力逐步取得的。这种制约会随着国家的发展而逐步减弱甚至消失。

  因此,当我们追问“谁剥夺了我们的话语权”时,更应该把目光投向我们自身。

  中国公司惯于一窝蜂出口、一窝蜂降价,结果大家都没饭吃。2005年,龙永图先生在南京畅谈“战略机遇期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时痛心地说:“过去说苛政猛于虎,现在是内斗猛于虎。”例如,中国的袜子在美国是4美元一打,在日本是3美元一打,而且占据了国际袜子贸易的90%,本来完全可以控制整个市场的。可不久前国内有些公司为了“竞争”,竟然把价格降到了99美分一打,然后拼命出口。这种相互拆台的做法,势必连累中国整个袜子行业,使得中国公司在经济上没得到好处,更意味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上自我放弃了话语权。

  中国商业话语权的缺失,会导致中国出口产物长期处于低端,受人牵制,会导致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严重的不利地位,会出现成思危先生所说的“中国开到美国的船都是满的,开回来时都是空的”现象,在表面的等价交换背后掩盖着深刻的不平等。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中国必须作出选择

  针对目前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现实,中国必须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两方面同时加速发展。唯此,才能利用“中国因素”的力量,构建对全球大宗原材料的影响力体系。

  除了建立良好的市场交易机制外,一个国家争取国际定价权更是一项系统性的国家战略工程。这要求中国政府必须对中国已经采取的一系列争夺定价权行动给予更多的关注,并需积极参与到其中。

  令业界倍感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已经不再沉默,并开始从总体上、全局上对该问题进行战略考虑。

  目前,中国正在酝酿建立战略储备完全机制;财政部、发改委和商务部准备联合在中国建立价格干预基金;商务部外贸司也在和其他部门一同完善中国的大宗商品采购机制,以集合多方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的“集中采购方式”。

  如由于中国每年进口印度铁矿石近5000万吨,仅次于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的量,但是印矿以零售的方式倾销铁矿石,价格却是澳大利亚和巴西矿石价格的两倍。因此,2006年都以印矿价格作为标的,澳大利亚和巴西在与中国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大张其口,声称继2005年涨价71.5%之后,2006年将继续涨价两成。

  但由于印度铁矿石价格在谈判的**后一刻“倒戈”,将为2006年铁矿石价格谈判的中方再添胜算。此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已经召开紧急会议,排名前十的钢铁公司被悉数点到。会上,国家发改委出面,呼吁在小钢厂全面告亏的情况下,大钢厂对其展开收购重组。而那些处于亏损状况的小钢厂正是购买印度矿石的主力。钢协人士明确指出,此举是为“提高中国钢铁公司参加价格谈判的参与力和话语权。”

  而面对钢材市场的突变以及中方的打压,印矿终于在中国与澳大利亚和巴西谈判前的**后一刻败下阵来。

  印度铁矿石价格下降了。这样,中国对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谈判的价格肯定要降。

  这是一次成功的联合行动,值得一提。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商务部研究院 《中国外资》 

 




发表于 @ 2008年07月20日 23:16:00 |点击数(

旧一篇:“十一五”引资政策的冷思考 | 新一篇:调整政策 提高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74
本周点击:530
本月点击:3289
点击总数:469984
摆发私信闭摆加为好友闭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公司展播国内公司展播(5篇)
国外公司展播国外公司展播(5篇)
宏观视野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品牌研究(16篇)
公司产物公司产物(70篇)
市场观潮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装载机板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