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
通过QQ找市场 一农机手六年逐地生涯 王子明 |
以前是农民围着机械转,现在机械要看农民的脸色。”近日,邵伯崔桥村民李雪峰结束了上半年的作业,从江西回来了,他这样总结农机跨区作业的新形势。他的普通话很标准,这与他六年来在全国各地奔波有关。 队长:通过蚕蚕群找市场 李雪峰今年30岁,六年前,在父亲的影响下,辞掉电工工作,花20多万元买了一台“洋马”牌联合收割机。“那时还不敢往远处去,**远的地方就是安徽。”那一年,他净挣十几万。旗开得胜,李雪峰想到更广阔的地方去收割财富。这几年,他带着本镇的机手走遍了全国几乎所有的省份。去年,李雪峰申请了一个蚕蚕群,将全国各地的农机手加了进来,这也成了他们寻找新市场的一种方式。 农机手:全国逐地 “新疆没去过,海南没去过,但我有朋友去过……”李雪峰数着他的农机队伍没有涉足的省份。按照市农机局农机管理处李铁军处长的说法,扬州农机跨区作业市场的开拓,走过了中部(江西、湖北)—东南沿海(广东、福建)—西南(四川、重庆)的线路,去年,开始在东北扩展,今年准备前往地形复杂的贵州。 李雪峰和他的农机队员也基本按照这个线路走的。每年,他们至少要在外地呆五个月。 市场:日趋紧缩 根据统计,扬州是全国农机保有量**多的地级市之一,目前有近4500台农机。这也使得今年上半年,扬州农机跨区作业收入首次超过两个亿。 然而,李雪峰表示,这个数字对农机手个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农机多起来,国家的补贴就没了。”而在一些农机保有量较少的地方,比如徐州,农民购买一台机械,国家就会有一定比例的补贴,目的是鼓励这些地方农用机械化的发展。有购机补贴的徐州机手会把作业价格压得很低,这让扬州的机手有些吃不消。以油价为主的成本在不断蹿升,按照市农机局统计,今年来油价增幅在18%,作业价格却只涨了10%。这让农机手的盈利率略有下降。 出路:集团化作战 每年,李雪峰都要来扬州市区参加由市农机局举办的跨区作业协调会。会上,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机部门工作人员推介市场,邀请扬州的农机手前去作业。 李雪峰说,在当前这种市场下,由政府部门出面协调开拓市场显得更加重要。 据李雪峰估计,现在扬州农机手的组织化程度大约在80%以上,再加上多年来“声名远播”,这保证了扬州人在该市场有相当大的立足之地。(信息来源:《今日扬州》) |
发表于 @ 2008年08月01日 09:07: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