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宏观视野>>
论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特点与趋势
刘 力
从近两年的发展情况看,世界经济领域相继传来两个较重要的消息:一是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成为欧盟的第26和27位成员;二是美国和欧盟准备恢复中断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这两个消息反映了当代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两种形式——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合作——“冰火两重天”的现实:一个是高潮迭起,另一个则举步维艰。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经济一体化的优选。
区域经济合作掀起新高潮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猛,并多次掀起高潮。**近的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90-2005年,已经生效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从50个猛增到250多个。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更为迅猛。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截至去年10月底,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通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达214项,其中有60%是2000年以后才实施的。总的来看,目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有3种类型:第一种是北北型,即成员国全部来自发达国家;第二种是南南型的,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第叁种是南北型的,成员国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
世界各国之所以越来越热衷于区域经济合作,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而区域经济合作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其次,与多边贸易体制相比,区域经济合作具有矛盾少、效率高、见效快、冲击小的优点,在多边贸易谈判长期停滞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把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优先发展目标。另外,世界各国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往往还有许多非经济的考虑。例如,欧盟、美国等都把区域经济合作当作其整个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还有一些国家参加区域经济合作,一方面是想避免自己被边缘化,而另一方面又希望去边缘化别人。
目前,全球贸易的叁分之一以上都是在各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进行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对世界贸易和经济的整体影响,另一个层次是对内部各成员国的影响。前者的焦点集中在这种影响的性质到底是好是坏,国际上的争论很大,一种观点认为是好事,毕竟都是追求市场开放,区域经济合作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浓缩”了的经济全球化;另一种观点则持否定态度,认为区域经济合作是排他性的,会破坏世界经济的整体性,成为阻碍世界贸易发展的一个个“堡垒”。以上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区域经济合作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应该是双重的,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矛盾和冲突的一面。
至于区域经济合作对内部各成员的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组织来说,差别却很大。有的影响很小,有的则影响很大。有的组织对成员国贸易和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有的却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北北型合作:也有新问题
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上出现**早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截至2006年10月底,在世贸组织成员通报的214项区域贸易中,有22个是北北型的。其中比较着名的有欧洲经济联盟、美加自由贸易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澳新自由贸易区等。
国际上公认,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一般都比较成功。其中欧盟是**典型的例子。欧盟是截至目前世界上发展**快,一体化程度**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按照一体化程度的高低,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以下6种形式:特惠贸易安排(成员国之间对全部或一些进口相互给予税收优惠)、自由贸易区(实行商品自由流动)、关税同盟(除商品自由流动外,还实行统一关税)、共同市场(除实行关税同盟的政策外,资本等生产要素也能自由流动)、经济联盟(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成员国之间还实行一些共同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完全经济一体化(以经济联盟为基础,建立超国家的组织来管理统一的经济)。目前,欧盟已经达到了经济联盟阶段,实行了统一的货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银行,正在向完全经济一体化迈进。2005年,欧盟区内成员国的相互贸易已经占欧盟各国对外贸易的66.8%。
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原因有叁:第一,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国内市场需求大,具有较强的相互吸纳对方产物的能力。第二,发达国家产业现代化水平高,规模经济性强,相互之间可以通过产业内分工来分享更高的效率。第叁,发达国家财力雄厚,可以设立充足的共同基金,给因市场开放受冲击的公司和农民以补偿。
当然,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也并非没有问题。例如,即便过去发展**为顺利的欧盟目前也面临重重困难。如《欧盟宪法条约》在法国和荷兰没有获得通过;在应对外部冲击上各成员国分歧加重,多数欧洲大陆国家主张贸易保护,而英国和北欧国家则主张自由贸易等。欧盟要实现完全经济一体化,恐怕还会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南南型合作:开花未结果
南南型区域经济合作出现的时间比北北型稍晚,但数量众多。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向该组织通报的北北型区域贸易协定有109个,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比较着名的南南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有:拉丁美洲的中美洲共同市场、安第斯条约集团、加勒比共同体、拉丁美洲一体化联盟、南方共同市场;非洲的中非关税与经济同盟、西非经济共同体、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东南非洲共同市场、马格里布联盟;亚洲的阿拉伯共同市场、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经济合作组织等。
尽管发展中国家追求内部经济一体化的热情很高,南南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众多,但真正取得成功的几乎没有。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指标》提供的数据,目前绝大部分南南型区域经济组织的内部贸易占各成员对外贸易的比重都不超过15%,一般都在10%以下,只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南方共同市场和中美洲四国集团的这一比重超过了20%,其中东盟**高,为22%。也就是说,南南型区域经济组织对成员国贸易和经济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大多数南南型组织内部贸易的比重在组织成立后上升幅度很小,有的甚至是下降的。
南南型区域经济合作之所以普遍不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不具备像北北型组织那样成功的条件。首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低,国内市场狭小,对其他成员的产物吸纳能力很低。其次,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并且雷同,生产链条也短,无法形成紧密的产业分工。第叁,发展中国家财政普遍困难,根本无力建立共同基金来补偿受市场开放冲击的公司和农民。同时,关税收入是发展中国家很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如果取消关税,政府财政收入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南南型区域贸易协定中,大部分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
南北型合作:未来新主流
按照传统的理论,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是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与发达国家发展经济一体化。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理论开始被打破,以1994年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开端,越来越多的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了起来。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世贸组织成员向其通报的214个区域贸易协定中,有83个是南北型的。2004年5月1日,随着东欧10国的加入,欧盟也由北北型转变为南北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从目前情况看,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效果普遍良好。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其区内贸易的比重由成立之初的45.8%上升到2004年的55.8%,增加整整10个百分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使成员国普遍受益,但国际上公认墨西哥是**大的受益者。东欧10国加入欧盟后,贸易和经济也普遍获得了较快发展。
从未来趋势看,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将成为今后世界各国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是其**主要的出口市场、资本和先进技术来源,通过参与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罗马尼亚之所以急切加入欧盟,**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国内经济对欧盟的依赖性——就业人口有460万,但在欧盟打工的就有约200万。
文章来源于372期《学习时报》
发表于 @ 2008年08月14日 21:4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