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专家观点>>
黑龙江:农机补贴改变需求结构
作者:一直
在补贴资金的影响下,农机需求呈现出大拖飙升,半喂入收割机快速成长,插秧机迅猛发展和自走式玉米收割机破茧的明显特点。
时下,国内不少实体经济受到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在惠农政策的拉动下,农机行业却风景这边独好。近日,在黑龙江省汽车农机大市场召开的2009年东北叁省农机产物订货交易会不仅在参展公司、参展品种、参加人数以及交易额和参展面积等方面创出了新高;透过展会人们还不难看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利好因素的巨大作用,以及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的农机市场发生的深刻变化。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黑龙江农机市场“不差钱”
近年来,农机补贴及黑龙江省地方财政计划实施的各项惠农政策正从根本上改变着黑龙江农机市场的发展方向,深刻影响着市场竞争格局,推动着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
2009年的黑龙江省农机市场可谓利好消息不断:一是购机补贴将由上年的2亿元猛增至6亿元(按照年初中央财政确定全国农机补贴资金100亿元的分配比例计算,不含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追加的30亿元补贴资金),将拉动农机销售增加38亿元投资。二是黑龙江省计划安排“叁农”方面专项支出85.1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所实施的《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五年内农机装备投资为159.8亿元,年均近32亿元。叁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拟在现有的1216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当中挑选20个进行扩大改造。与此同时,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购买力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加速转移,以及保护性耕作的大力推广等因素,将从根本上拉升2009年该省的农机市场,但由于农机市场内在因素的影响及受惠机型的差异,市场变数依然不少,对此应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农机需求演绎市场竞争
近年来,黑龙江农机市场的快速发展如同一块有巨大引力的磁石,吸引来了众多国内外的农机大鳄同台竞技。尽管国内农机市场兴旺,公司间的竞争远未到你死我活的境地,但以黑龙江市场为主要竞技场的争霸赛已然开场。
黑龙江市场符合我国农机市场的基本发展规律,但又有其特殊性。其富饶广博的黑土地为农机需求注入了强大的动能,而农机补贴成为其加速器。掀开黑龙江农机市场的面纱,笔者发现:在农机补贴资金影响下,市场需求已发生较大的变化,其变化集中反映在大拖市场的飙升,半喂入收割机的快速成长,插秧机的迅猛发展和自走式玉米收割机的渴望破茧。
拖拉机市场:冰火两重天
今年东北叁省农机订货会亮点纷呈,200余家公司展示的1000多个农机品种凸显出东北区域农机市场需求方向,拖拉机制造公司的大马力拖拉机纷纷亮相。从推出大拖品牌的生产公司分析,主要来自叁股力量:一是传统的大拖强势生产公司,譬如约翰·迪尔天拖、中国一拖、福田雷沃国际重工、上海纽荷兰等不约而同地推出了100~200马力段的大型拖拉机;二是传统的中拖生产公司,譬如常州东风、山拖农装、马恒达悦达、江苏常发集团等;叁是凯特迪尔等新加入的大拖生产公司闪亮登场,形成了此次展会的一道风景线。
近年来,黑龙江市场在我国不断加大的农机补贴和各项惠农政策的拉动下,拖拉机市场需求呈现整体推进,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特点。在大、中、小型拖拉机的需求结构上,一方面表现为拖拉机需求的整体推进,从其保有量分析,由国家开始实施农机补贴的2004年84.35万台猛增至2008年的120.7万台,五年间增长了43.09%。另一方面表现为各型号拖拉机需求不平衡,大中型拖拉机增势迅猛,保有量由2004年的12.78万台增至2008年的44.3万台,五年增长了3.47倍,尤其是100马力以上拖拉机,2008年保有量达到了1.2万台,同比增幅高达73.4%。标志着黑龙江市场拖拉机需求构成正悄然生变,逐渐成为大型拖拉机的天堂。相反,小型拖拉机保有量则出现裹足不前的现象,由2004年的71.57万台到2008年的76.4万台,五年间仅仅增长了6.75%。大中拖与小型拖拉机的保有量在拖拉机总量中也发生了变化,其占比由2004年的15.15%猛增至2008年的36.7%,相反,小型拖拉机则由84.35%下降到63.3%。
我国拖拉机需求从本世纪初开始在山东、河北、河南等中原区域由中小型拖拉机向大型拖拉机转移,此后又于东北叁省拉开序幕。作为我国东北叁省农机市场桥头堡的黑龙江市场,中小型拖拉机保有量巨大,为其转移腾出了较大的空间,未来几年大型拖拉机在该市场仍然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从2008年拖拉机销量分析,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统计显示,2008年黑龙江市场累计销售大中拖4.28万台,同比增长9.24%,高出全国平均增幅10.55个百分点,占全国大中拖总销量的23.73%。其中,中拖表现较为抢眼,全年累计销售3.2万台,同比增长9.98%;大拖累计销售7490台,同比增长5.91%。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型拖拉机需求的逐年减少,小四轮拖拉机2008年累计销售3.6万台,同比下滑了52%;手扶拖拉机累计销售1万台,同比下滑48%,均创历史新低。这种变化主要来自黑龙江的拖拉机市场梯度更新,尤其是中拖取代小拖、大马力拖拉机取代中拖的速度正在加速。
近年来,黑龙江市场的大中拖需求持续高位运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集中度不断被刷新,竞争格局渐次形成。大拖市场逐步形成了福田雷沃国际重工、中国一拖、上海纽荷兰和约翰·迪尔天拖四大强势品牌,2008年其销量占据黑龙江市场总量的96.92%,福田雷沃国际重工以64.34%的市场份额领跑黑龙江的大拖市场。中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终形成了迪尔宁拖、常州东风、黄海金马、马恒达、山拖泰山等五大强势中拖品牌,迪尔宁拖依然独领风骚,占据37.2%的市场份额;而常州东风、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近年来则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
收获机械:剑指高端
与拖拉机展位相映成趣的是我国收获机械的参展品种,亮相**多的是半喂入水稻收割机和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半喂入收割机参展品牌中的外资及合资品牌如苏州久保田、洋马、井关等依然独领风骚,铁牛、碧浪、锋陵、科里亚等国内品牌紧随其后,纷纷亮相东北订货会。收获机械表现**为抢眼的当属玉米收割机,如迪尔佳联、洛阳中收、中国一拖、荣成海山、山东巨明等十余个公司都推出了各种型号的玉米收割机。
黑龙江市场2008年收获机械整体表现并不尽人意,累计销售8500台,同比减少了13%,其中联合收割机同比减少了15%,****值得称道的是大中型收割机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同比增长21%。据分析,黑龙江市场大型收割机年度需求量大致在2000台左右,但由于国产机型多处于市场导入期,由于技术尚待完善,产能不足等因素制约了公司的市场推广,但高性能的半喂入收割机近年却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当地经销商告诉笔者,黑龙江市场2008年销售半喂入收获机约1200余台,同比增长近30%。其中仅久保田一家就销售600余台,占市场总量的近50%。目前市场上的各种半喂入收割机竞争焦点依然是品牌之争,国产物牌在价格上虽有较大竞争优势,同型号价差有13万元之多。以锋陵4尝叠150型为例,市场售价为14.4万元,补贴后仅10.26万元,与同型号的产物价格差距近13万元,这种价格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但销量在当地并不大,随着品牌影响力的不断上升,2009年有望实现较快的增长。
黑龙江的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市场近年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市场销售近2000台,其中,中收和博远占据了市场总量的近60%。经销商告诉我们,黑龙江省的玉米自走式收割机需求空间较大,尤其是自走机每年均有数千台的需求缺口,但目前我国的自走式收割机技术与质量均有待提升,市场销售突破仍有待时日。
从黑龙江省玉米种植现状分析,2008年玉米种植面积为3883.6千公顷,机收524.57千公顷,机收率13.51%,玉米联合收割机拥有量约1500台,1万公顷约合4台,由此也可以看出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在该市场发展的巨大空间。
发表于 @ 2009年03月25日 11:01: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