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宏观视野>>
也谈“逆势而上”
作者:钱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无疑是热议的主题之一,而代表、委员们提得**多的热词之一便是“逆势而上”。
这一理念广泛被大家接受,原因在于:不仅传达了一种“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更提出了一种“变危为机、变输为赢”的辩证法则。然而,笔者发现,在“逆势而上”的口号中,也潜藏着另一种现象:忽视经济运行的周期性规律,不管潮涨潮落,不分行业产业,一律结成“联盟”,反其道而行之,逆势而上。例如,某地一个落后产业,污染环境、低水平重复,早该关闭。这次也趁机提出要“逆势而上”,争取政府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显然,这是对“逆势而上”的误读和曲解。
须知,“逆势而上”绝不是盲目乐观,更不是“逆规律而上”,“逆势而上”同样需要尊重客观规律。恰恰在“逆势”条件下,更需要我们大胆探索、冷静思考、小心求证,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做到谋定而后动。
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人代会上详解了拉动内需4万亿元投资的构成,并指出必须按照科学规律,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经济社会更快地发展。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而不允许再“瞎折腾”。
做到“不折腾”,贵在用科学发展观决策行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折腾”还在于有责任意识。一项决策出台,要想着这一做法是不是对党、对人民负责任,要确保它于事有益,而不是有害。
事实上,“逆势而上”的过程,就是规避风险、科学发展的过程。我们应有深刻的洞察力、敏锐的应变力,既做“加法”又做“减法”,既抓“当前”又顾“长远”,在“危机”中发现“良机”,在“不利”中创造“有利”。比如,我们完全可以加大产业调整、产物优化力度,对一些落后产业加以淘汰,对一些传统产业加以改造提升,对一些目前虽弱小但有发展前景的公司加以扶持。如是,才可能实现“逆势而上”,才能真正找到化“危”为“机”的出路。
发表于 @ 2009年03月26日 10:03: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