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机械制茶,即指从茶叶采摘、杀青、色选、炒制、包装等一系列环节都采用机械设备完成。但是,据了解,杭州作为茶业大市,走在机械制茶前沿,却仍然未能攻克机械采茶这一难关。由此看来,要想实现全程机械制茶,采茶机设备还需继续改进。 今年采茶季前夕,安吉茶农王水照专门投入了20多万元购买了专业炒茶设备,从杀青到炒制坐扁,再到滚筒辉干,每天可以炒制150-200斤左右,相当于40-50个工人一天的炒制量,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 记者采访后了解到,在浙江,近些年村民大批量购置炒茶机除了客户特定要求手工制茶制茶基本实现了机器换人 。 新式采茶机让茶叶加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大幅度提升,让茶叶标准达到了一致,关键是提升了茶叶的品质。 安吉县农业局经作站站长、白茶专家赖建红介绍说,另外,在目前采茶工紧缺和人力成本普遍上涨的情况下,机器换人将是新的发展方向。 炒茶已实现机器换人 ,不过,机器采茶还很难做到。尽管前几年开始,杭州龙井等茶企已经尝试机器采摘,但现在依然难以全面铺开。 茶园地质环境复杂,不适合大规模的机器采摘,采来的不均匀,成本也高。尤其是生产优质绿茶,眼下还是得靠人工精细采摘。 杭州一位徐姓茶叶农场经营主告诉记者。
2016-07-20
机动喷雾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可缓解劳力紧张等优点,可逐步取代手工喷雾器,是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进步,为茶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总结了机动喷雾器的特点、规范操作和保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以为机动喷雾器代替手工喷雾器。传统茶叶生产以家庭作坊为主,单位茶叶生产面积小,茶园分布零星,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的发展,茶叶消费加大,茶叶生产得到快速发展。由于经济利益的刺激,茶农成片性开垦茶园,造成生态的巨大破坏,加剧了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虫害向小型化趋势发展,但多数茶农依旧停留在传统防治虫害的方式,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而且使用的施药工具多数是传统背负式喷雾器,该类型喷雾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法简单、不需任何动力等特点,但已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茶叶病虫害防治,要求统一测报、统一用药、统一防治病虫害,以达到控制农残、生产绿色产物的目的。为此,人们对传统背负式喷雾器防治病虫害提出革新技术的要求,由此产生机动式喷雾器代替手动式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突破和革新。机动喷雾器施农药过程中,前进速度与器械摆动速度达到基本配合喷雾时,雾液借助风力将茶叶叶片吹翻,叶子正反两面都能着药,药液可均匀分散于茶叶叶片上,有利于吸收,且雾粒细,防治效果明显,全年防治比手动式喷雾器降低了农药用量,为控制农残奠定了基础,为提高茶叶卫生质量提供了保证。
作者:亚圣机电2016-05-16
双人采茶机的合理使用会给广大茶农带来不少好处。各地茶园推广了采茶机其中有双人采茶机还有单人采茶机,都受到了良好的效益。每年夏秋茶生产期间,因气温高,手工采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全县约有叁分之二茶园的鲜叶因采摘不及时老在茶树上。石台县推广机剪机采技术后,根据市场需求,可采的鲜叶能及时按标准采摘,促进了茶叶生产上规模、产物上档次。石台县是历史名茶主产地。过去,该县春茶一般加工高档绿茶,工艺成熟,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夏秋茶以加工红茶为主,附加值不高,随着劳动力价格不断提高,茶农采摘制作夏秋茶的收入还不如进城务工。因此,很多茶农只摘一季春茶,进入6月份后就开始养茶树,要等到第二年开春再采摘新茶,造成大量夏秋茶叶资源浪费在山上。在夏秋采茶机示范点,一台采茶机一小时能采摘鲜叶100千克左右,相当于4个人工一天的鲜叶采摘数量,节省了大量劳动力,缓解了采茶工难找的矛盾。春茶采摘结束后,采取合理修剪和施肥等技术,5月上旬至9中旬,间隔25天左右可机采一次。夏秋两季可采4次,每亩每次可采鲜叶400千克左右,加工成干茶100千克,亩均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作者:亚圣机电20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