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外资频入下民族公司的战略反思
外资频入下民族公司的战略反思
&濒诲辩耻辞;爱科在江苏常州建厂&谤诲辩耻辞;是近期农机界的一则新闻。我国作为农机大国,2009年内销大幅度增长,出口大幅度下滑。而在这个时候,外资公司在我们家门口建厂,这不能不引发我们对我国农机公司的战略思考。
从产物经营到品牌经营。号称有8000家的国内农机公司,称得上品牌的寥寥无几。我们应该认识到&濒诲辩耻辞;产物力&谤诲辩耻辞;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是&濒诲辩耻辞;品牌力&谤诲辩耻辞;的时代。在商品趋向同质化的今天,靠提高商品本身的特性来赢得顾客的竞争手段,已经变得软弱无力。因为消费者已很难从产物的外在特征、物理属性去区分不同厂家的商品,也很难从产物的外在去判断它们的优劣,进而做出自己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司品牌形象的差异正在取代传统的商品本身的差异。公司卖的不再是差异化的商品,而是差异化的品牌理念。在产物的销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也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一个公司独特鲜明的品牌形象,是公司或产物给消费者的&濒诲辩耻辞;感觉&谤诲辩耻辞;。
战略从缺失到得当。有人把久保田的成功首先概括为战略的成功,久保田找准了中国市场空档,亦即半喂入联合收获机市场这块技术高、利润高的&濒诲辩耻辞;蓝海&谤诲辩耻辞;。加上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各项农业补贴力度,大力扶助农业机械化发展,更成为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补贴不分内外资品牌,这为包括久保田在内的外商在中国大陆境内的发展创造了腾飞的契机。
按照香港郎咸平教授的观点,外资进入中国本身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战略。相比而言,我们却缺乏运筹帷幄的整体战略。当前,对于公司而言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为当务之急。
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产物研发。2007词2009年的&濒诲辩耻辞;全国农机会&谤诲辩耻辞;,反映出一个问题,我国农机产物同质化非常高。日本农机工业协会岸田义典先生认为,中国农机产物从外观到内在均非常相似,缺乏差异化。这也是农机产物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发达国家农业装备品种超过65大类7000多种,而我国只有14大类3500余种,且主要集中在田间作业。我们要尽快实现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研发升级。
实行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有170年历史的约翰迪尔公司已经从狭义的单纯生产线质量控制扩展到涵盖设计、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领域等涉及产物全生命周期的广义质量体系,直至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农业解决方案。由于实行严格的系统化质量管理,确保在迪尔公司任何一个工厂装配生产出来的产物都遵循同一质量标准。
&濒诲辩耻辞;质量是公司的生命&谤诲辩耻辞;不能是一句口号。只有质量管理制度的创新才有产物实物质量的提升。只有凝结在产物背后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先进性,才有可能生产出外观新颖、质量可靠的产物。
从产物竞争到产业链的竞争。因为深谙渠道为王的道理,王新明成就了国内**大的农机连锁公司&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四川吉峰农机。实际上营销渠道、制造商、供应商已经成为一个整体。郎咸平的&濒诲辩耻辞;6+1&谤诲辩耻辞;理论在农机行业同样可以得到验证。约翰迪尔、久保田等国际知名制造商,分别采取与国内公司合作或独资建厂的方式进入中国农机市场,并以其先进的技术控制了国内高端农机市场的主动权,在竞争方式和内容上已经与国内公司拉开了差距。我们要有所作为,必须从整合整个产业链上着手。否则,一旦&濒诲辩耻辞;后补贴时代&谤诲辩耻辞;来临,若重新洗牌,行业内能留下谁,目前还不知道。
- 游客发布于2010-03-28 09:02真知灼见啊,南通富来威前途无限,有这种领导人,公司一定不会出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