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六旬老农马东亮多项农机发明获国家专利
六旬老农马东亮多项农机发明获国家专利
一位年近七旬的退伍老兵历时35载,靠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农机具技术研发的痴迷,先后发明研造出小四轮联合收割机、果园小型旋耕机、果园喷药管道收放机、籽粒全自动收集装车机等大大小小十余种农机具产物。其中小四轮联合收割机、籽粒全自动收集装车机等叁项农机具发明还获得了国家级专利证书。近日,笔者在芮城县南关村见到了这位远近闻名的农机具&濒诲辩耻辞;发明家&谤诲辩耻辞;。
&濒诲辩耻辞;今年67岁,小学文化程度,1968年应征入伍,当过炊事员、技术员、装卸工、司机,在部队的57工厂学习车床电焊类、1973年复员后回到家乡开了家汽拖修理部。&谤诲辩耻辞;在马东亮的家里,笔者见到了这位身着工装、两手油污的&濒诲辩耻辞;大发明家&谤诲辩耻辞;。追忆往事,马东亮娓娓道来:&濒诲辩耻辞;1981年6月份,村里找了辆大型联合收割机收小麦,连阴雨致使联合收割机窝在泥浆地好几天不能动弹。也就是在那时候,我萌生出一个想法:如果能有台小型收割机,操作起来就不会这么笨重,同时也能在小块农田里进行收割。&谤诲辩耻辞;夏收结束后,马东亮迈出了研发创造的第一步。他购买相关书籍,同时还聘请了专业绘图师学习绘制草图,从平面到立体、从大概到精确、根据大型联合收割机的各个部件往小的改。为了配合实地试验,马东亮说服家人,把用镰刀割回来的2亩小麦连同秸秆整体存放在仓库,一遍遍试验,一次次改进。功夫不负有心人,1988年,马东亮研发的&濒诲辩耻辞;小四轮联合收割&谤诲辩耻辞;试验成功并获得国家级专利,轰动小城。&濒诲辩耻辞;专利获批后,自己外表光鲜,内心却熬煎得不得了,耗费近十年时间,连带工人工钱,自己里里外外欠下14万元,直到专利转让给北京一家农业机械厂后才消停下来。&谤诲辩耻辞;马东亮说,&濒诲辩耻辞;1992年6月5日签订专利转让合同后,当天啥也没干,四处清偿债务,那天夜里,是我连续多年来睡得**踏实的一觉。&谤诲辩耻辞;
提及马东亮**得意的作品,要算是&濒诲辩耻辞;果园喷药管道收放机&谤诲辩耻辞;。马东亮说,现在周边县(市)农村庄稼地里打药全都用这款机子,虽然构造简单,但也是他和儿子、女婿叁人历经数十次改进、整整琢磨了一年时间才做出来的,其中为解决喷药管道打结而制作的收放活接头就用去了多半年光景。
马东亮说,有人爱抽烟,有人好喝酒,自己除了舞弄这堆铁疙瘩外,再没有别的嗜好,自己也只有在这里才能寻找到生活的乐趣。现在一天到晚不停歇,**害怕停电,电一停没事干就急得团团转。马东亮**近正在研制新产物&濒诲辩耻辞;悬挂式野外小麦、玉米籽粒上料机&谤诲辩耻辞;。他对子女承诺过,等过了70岁,他就听从子女们的劝诫,不再痴迷这堆&濒诲辩耻辞;铁疙瘩&谤诲辩耻辞;。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