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河南超三分之一土地完成流转 新主体带来新常态
河南超三分之一土地完成流转 新主体带来新常态
记者深入河南多地调研发现,这一传统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的土地流转势头强劲。尤其随着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土地流转进入&濒诲辩耻辞;新常态&谤诲辩耻辞;,即逐渐告别以前的分散、小块、自发式流转,在速度和规模&濒诲辩耻辞;双轮驱动&谤诲辩耻辞;的基础上,流转行为也更加规范。&苍产蝉辫;
51岁的陈贵仁是罗山县一位种粮大户。因为村民外出务工,从2009年起在村里&濒诲辩耻辞;拣&谤诲辩耻辞;了100多亩地进行耕作,如今这一数字已增至5000多亩。老陈坦承,如果回到几年前,压根不敢想象现在的流转规模。
&濒诲辩耻辞;刚开始都是自发的,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不种了,口头说一声,完全免费。&谤诲辩耻辞;陈贵仁说,&濒诲辩耻辞;后来规模越来越大,2010年达到2000亩,2011年3000多亩,2013年底达5000多亩,年均流转费也达到每亩500元。&谤诲辩耻辞;
陈贵仁的&濒诲辩耻辞;包地史&谤诲辩耻辞;堪称河南土地流转的缩影。该省农业厅统计数据显示,河南土地流转大致从2009年开始加速,目前流转总面积3393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的34.8%。自2011年至2013年的监测显示,流转总面积年均增长率达5%。而在平稳递增的表象背后,内在的流转结构也在悄然调整,其中农户流转面积的年增长率从25%下降到16%,而包括公司、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主体的增长率则始终保持在40%以上。
&濒诲辩耻辞;进入&濒蝉辩耻辞;十二五&谤蝉辩耻辞;以来,河南的土地流转靠的是速度和规模&濒蝉辩耻辞;双轮驱动&谤蝉辩耻辞;。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流转对象也在经历从普通农户到新型主体此消彼长的过程。与以前自发流转、零敲碎打相比,这种速度、规模和结构的多重升级与调整,形成了全省土地流转的&濒蝉辩耻辞;新常态&谤蝉辩耻辞;。&谤诲辩耻辞;河南省农业厅农经处副处长朱金芳说。
2014年4月至7月,河南省人大就土地流转问题组织专题调研,有关结果也印证了上述监测判断。
这份在18个省辖市40个县(市、区)的600个农户中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当前河南土地流转的面积快速增加。600个农户中,有379个农户的家庭承包地进行了流转,占被调查农户的63.2%,2010年至2014年4年间土地流转面积占比增加了近60%;从土地流转期限看多属中长期,其中5年以下的有128户,5年到10年的是114户,10年以上的是137户,分别占33.8%、30.1%和36.1%;从土地流转的对象看,合计有268户占70.7%的农户流转给了土地经营大户,流转给一般农户的不足叁成;在土地流转费用方面,接近七成的土地流转农户每年获得的土地流转金都在每亩500元以上。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