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以信息化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以信息化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思维方式、生产发展方式、农产物营销方式和农业服务指导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农业信息化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在全国率先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创建1个国家级试点县,3个省级试点县,建成村级&濒诲辩耻辞;益农信息服务社&谤诲辩耻辞;215家,建设数量和质量居全省前列;在江苏省率先开展大田作物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建成20个粮食作物农情监测点,平台技术水平全国领先;积极推进农产物电子商务,建成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7家,居全省第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华东第一村落户盐城。当前,我们已经迎来了&濒诲辩耻辞;互联网+&谤诲辩耻辞;时代,应当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濒诲辩耻辞;互联网+农业&谤诲辩耻辞;,着力把盐城农业大市打造成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绿色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1.主攻电子商务,推进农产物营销网络化。一是大力建设电子商务平台。积极组织实施农产物电子商务&濒诲辩耻辞;百网千店&谤诲辩耻辞;工程,鼓励农产物电子商务公司对接淘宝、1号店等电商平台,建设盐城特色地方馆。2015年,抓住江苏省农洽会继续在盐举办的契机,全面启动建设农产物网上展示馆,打造&濒诲辩耻辞;永不落幕的农产物展销会&谤诲辩耻辞;;加快建设农产物电子商城,打造全国知名的农产物&濒诲辩耻辞;淘宝网&谤诲辩耻辞;。二是努力推进特色产业电商化。大力推进&濒诲辩耻辞;一村一品&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一产一特&谤诲辩耻辞;,全面培育更多适合网上营销的特色农产物。计划在第十七届江苏省农洽会期间举办以&濒诲辩耻辞;互联网+农产物&谤诲辩耻辞;为主题的电子商务论坛和特色农产物产销专场对接活动,筛选、推介、组织地方特色农产物进驻国内知名电商平台,扩大盐城农产物网络销售份额。叁是着力发展村级服务站点。充分利用村综合服务中心、村级信息服务站、农村商超等现有条件,加快建设集上网购销、产物集散、培训指导、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四是全力开展农产物电子商务培训。重点实施省&濒诲辩耻辞;农产物电子商务万人培训&谤诲辩耻辞;计划,组织专业合作组织人员、加工公司代表、农民经纪人、家庭农场主、大学生村官、职业农民等参加电子商务专项培训,提高网上营销技能和水平。
2.主攻电子服务,推进信息服务便捷化。一是扎实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围绕&濒诲辩耻辞;因村制宜选择地点、因点制宜确定类型、政府扶持服务指导、公司参与合作共建、市场运作持续发展&谤诲辩耻辞;的思路,扎实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计划到2017年,建成村级&濒诲辩耻辞;益农信息服务社&谤诲辩耻辞;1800家,实现全市范围内村村全覆盖。二是继续推进叁农热线服务。整合移动、电信、联通等通讯营运商平台资源,积极发展&濒诲辩耻辞;12316&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平安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蚕信通&谤诲辩耻辞;等手机短信用户,全面推进&濒诲辩耻辞;12316&谤诲辩耻辞;叁农热线咨询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便捷化,把热线真正办成农民和专家的直通线、农民和市场的中继线、农民和政府的连心线。叁是积极推进综合信息服务。用好、管好盐城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内容更新,提升服务水平,把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为广大农民和职能部门交流互动的便捷渠道和重要平台。
3.主攻电子农务,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一是强化智能农业示范应用。围绕提高生产效益和劳动效率目标,在现代农业园区、龙头公司和规模种养基地建设一批畜禽、园艺智能生产示范点。2015年,重点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园区智能农业全覆盖工程,全市建成200个智能农业示范点。二是强化数字农业示范应用。抢抓&濒诲辩耻辞;数字盐城&谤诲辩耻辞;建设机遇,打造、完善&濒诲辩耻辞;数字设施园艺&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数字规模养殖&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数字农产物市场&谤诲辩耻辞;等农业地理信息平台。叁是强化感知农业示范应用。启动建设全市农业生产远程监控和指挥中心,监测点覆盖全市重点农业乡镇,及时、高效、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2015年,组织实施粮食作物农情智能监测与专家决策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再建10个智能农情监测点,监测点总数达到30个,覆盖全市叁分之一粮食主产乡镇,实时监测粮食作物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肥情等&濒诲辩耻辞;五情&谤诲辩耻辞;,实现监控、采集、预警、查询、诊断、分析、决策、服务等八大功能,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4.主攻电子政务,推进行政管理高效化。一是推进农业门户网站群建设。按照打造&濒诲辩耻辞;农业百度网&谤诲辩耻辞;的标准,改版升级市县农业门户网站群。利用农业门户网站平台,积极打造&濒诲辩耻辞;农业政务微博&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农业政务微信&谤诲辩耻辞;等新媒体,主动引导网络涉农舆情。二是启动市级农业数据中心建设。抢抓盐城市&濒诲辩耻辞;大数据&谤诲辩耻辞;产业发展机遇,启动建设市级农业数据中心,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信息采集、加工分析、共享整合与应用服务机制,为政府宏观指导和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提供参考。叁是加快农业生产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开发建设生产调度、行政执法及应急指挥等信息系统,积极打造农业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全面提升农业部门行业监管能力。建立和完善农药、肥料、兽药、种子、饲料等农业投入品行政审批管理数据库,推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提高为涉农公司、农民群众服务的水平。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建设任务重,需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大力推进。1.必须摆上位置,规划先行。认清农业信息化加速发展的大势、趋势,真正以&濒诲辩耻辞;互联网+&谤诲辩耻辞;的思维来思考农业、谋划农业、建设农业,将推进农业信息化列入重要工作议程,将信息化贯穿于农业部门履行职责任务的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濒诲辩耻辞;叁农&谤诲辩耻辞;服务的全过程。2.必须健全体系,提升素质。强化市、县、乡叁级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工作人员素质培训,为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人才保障。3.必须用足政策,争取投入。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设立农业信息化专项工作经费。加强与商务、发改、经信、科技等部门沟通协作,争取农业信息化项目资金投入。引导大型电商、通信运营商、涉农公司等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下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维护市场化的投入新格局。4.必须整合资源,全力推进。借助外力,整合气象、统计、物价、商务、科技等各部门的各类涉农信息资源,为信息平台提供可靠、稳定的信息内容来源。聚合内力,整合农业系统内部力量,建好平台、用好平台、管好平台,切实克服&濒诲辩耻辞;重建设、轻维护&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重设施、轻内容&谤诲辩耻辞;现象。5.必须典型示范,辐射带动。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引导农业市场主体积极示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一批信息进村入户、农产物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等方面的农业信息化发展典型,带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信息化水平整体提升。
(作者:江苏省盐城市农业委员会主任乐超)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