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农机公司勿对违规行为心存侥幸
农机公司勿对违规行为心存侥幸
经常浏览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的读者会明显注意到,**近一段时间,经常可以看到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发布的惩处违反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规定的有关公司。据《农机质量与监督》编辑部统计,仅9月份就有24家公司受到停止农机补贴资格的处罚。这里面,既有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农机&濒诲辩耻辞;大象级&谤诲辩耻辞;公司,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濒诲辩耻辞;小虾米&谤诲辩耻辞;。
可以看出,农机化司作为全国农机化的主管部门,对农机公司补贴政策的执行与监管力度在不断加强,对于违法违规公司毫不手软。从对违规公司的处罚情况可以看出,被处理的公司之多、对公司处理的力度之大,均属近年来罕见。我们知道,近年来,屡有违规农机公司被处罚的消息传出,但是却从没有像今年如此集中、如此具有震慑力。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农机化司对于违规公司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也许,有些公司认为自己很强大、有关系,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员工就业具有极大影响,就可以有恃无恐、心中无法、目中无人。这显然是一种狂妄而愚蠢的心态。另外也有群众认为,过去农机化主管部门处理的都是些藉藉无名的公司,对大公司的违规行为无可奈何,这同样是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今年农机化司对违规公司的秉公处理,也算是对这种错误认识的一种有力回应。
从当前的情势看,我们认为,农机公司不宜对违反农机补贴政策心存幻想。现实中,总有公司心存侥幸心理,认为公司这么多,什么时候、凭什么会查到我?有的在违反补贴政策的过程中还存在公司与公职人员的利益同盟,更加强了某些人的不法企图。实际上,随着依法治国的加快推进、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违法违规者越来越容易被揭露出来。从一些违规公司被查来看,有的是被竞争对手举报,有的是被用户投诉,还有的是被主管部门主动查出。因此,对于农机公司及其负责人来说,要时时保持合法经营的定力,俗话说&濒诲辩耻辞;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谤诲辩耻辞;,农机公司要始终头悬达摩克利斯之剑。
贪图一时之利,往往付出代价更大。有些公司在经营压力之下,或出于提振短期业绩之需,挖空心思去钻政策的空子,有的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去干些违反法规的勾当,那些套取补贴资金的公司就说明了这种现实。而一旦被人举报或被主管部门发现,损失的就是一年甚至几年的补贴资格。没有补贴资格,公司产物则无人问津,失去的是公司的长远发展。在当前农机补贴主导购买的形势下,谁敢说农机补贴资格对自己公司无所谓?
实际上,公司作为社会公民,跟自然人公民一样,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应是遵守的底线。一家着眼投机取巧、意图发不义之财的公司迟早都要受到&濒诲辩耻辞;报应&谤诲辩耻辞;。相反,那些老老实实合法运营、把心思放在提高产物质量、服务好用户的公司,才会走得更远。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