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逐鹿工程机械与农机 万亿市场谁执牛耳
逐鹿工程机械与农机 万亿市场谁执牛耳
5月3日,广西柳工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4骋蚕-350甘蔗收获机下线,这也标志着柳工这一工程机械巨头正式进军农机领域;而此前更早进军农机行业的另一工程机械巨头&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中联重科,早已风生水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年报显示,2015年其农业机械板块的业务收入几乎占到了总收入的16%。
柳工甘蔗收获机下线,进军农业机械领域
从全行业来看,2015年工程机械全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08%,达到约5000亿元,而农机行业则同比增长7.39%,总营销收入超过了4500亿元。可见,几年来的此消彼长之下,农机行业在规模上已经堪与工程机械行业相比拟。
工农不分家!万亿规模市场将重新洗牌?
正是这种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工程机械巨头们纷纷向农机领域跨界,展望未来,伴随这些巨头经营策略及重心的调整,工程机械与农机合计达万亿规模的巨大市场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调查显示,与工程机械行业&濒诲辩耻辞;几家独大&谤诲辩耻辞;的寡头格局不同,农机行业当前仍以中小型公司为主,处于相对分散经营模式。据调研分析,农机行业大型公司数量只占到全行业的1.65%,中型公司数量占全行业的9.45%,小型公司数量占全行业的88.9%。
由于中小公司占据主导,公司技术研发投入低,所以同质化、低水平竞争充斥行业。这也导致我国农机产业发展基础和共性技术薄弱、高端装备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行业试验研究手段发展缓慢,产物的档次、技术含量及附加值等总体偏低,尤其在高端装备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自2004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以来,我国农机市场的火爆,引来国外农机公司纷纷到中国来推销产物及建立独资或控股合资公司。外资公司凭借其可靠的产物质量,借力补贴获得较为丰厚的收入,其同类产物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而内资公司由于产物质量、经营管理水平等落后,与外资公司同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更为严峻的是,当前几乎所有的一线外资品牌都已经完成在中国的布局,有望在新十年中集体爆发,本土品牌面临的竞争压力前所未有。
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农机市场在惠农政策的强力推动下,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十年发展黄金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以上问题的存在也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隐患。所以,一方面,行业亟待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本土品牌只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开发适销对路的产物,不断提高产物质量,才能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在此形势下,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公司的切入,或将为农机行业带来一股新气象&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依托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资金进行高端农机产物的研发和制造,打破这种外资公司对于中高端产物的垄断现状。
展望未来,2016年,在国家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增长的金融保障措施的情况下,国家宏观经济预期将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伴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国家与相关部门对农机的支持力度将继续加大,农机行业还将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从更长远的趋势看,国家力推农业规模化经营、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将为农机化发展铺平道路,同时也将对农机市场产生巨大拉动作用。
这正所谓,逐鹿工程机械与农机,万亿市场,且看谁执牛耳!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