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

关注微信
小程序

【纪念改革开放征文精选】改革发展四十年 秸秆利用强三农

作者:李科党 彭宏党 本站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8日 收藏

  编者按: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示农业机械化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和贡献、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弘扬农机化行业人士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开展了&濒诲辩耻辞;纪念农业机械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谤诲辩耻辞;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广泛响应,各界人士积极投稿,参与活动。经组委会初步审核,决定遴选部分优秀文章加以刊发,以飨同仁。

改革发展四十年秸秆利用强叁农&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陕西兴平秸秆综合利用的机械化探索与实践

  作者介绍:李科党

  陕西省兴平市农业机械管理站

  彭宏党

  陕西省兴平市农业机械管理站

  陕西省兴平市是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常年粮食播种面积60万亩,年产秸秆10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作为一名基层农机工作者,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巨变,看到了农业机械从弱小的初级到现代的突飞猛进,看到了农业由弱到强的巨大变化,看到了农村从落后到优美的华丽转身,看到了农民从渴望吃饱穿暖到耕作有机械、住有小洋楼、出门有车坐、手机随身带的幸福生活。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变化中,无不凝结着农业机械化的突出贡献!

  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是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根本出路,也是农业机械大显身手的战场,更是每一位农机工作者的职责所在。40年来,各类农业机械特别是多功能秸秆加工机械的推广和应用,趟出了农作物秸秆粉碎呕肥、秸秆捡拾、秸秆还田、秸秆基料、秸秆青贮、秸秆工艺品和家具加工等成套技术模式,农机工作者的巨大贡献和辛劳付出也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

  党的十九大提出&濒诲辩耻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谤诲辩耻辞;的重大部署,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吹响了号角,也迎来了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机遇期,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秸秆利用初期源于改变焚烧陋习的形势倒逼

  农业生产经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植物秸秆,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兴平市农民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在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产量低、秸秆量少的条件下,秸秆除少量用于垫圈、喂养牲畜、呕肥外,大部分作为群众做饭、取暖的生活燃料,非常珍贵。

  20世纪80年代,农业生产力大幅提升,粮食增产快、产量大,也产生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生活用煤电、生产用化肥、养殖用饲料逐渐普及,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不再像以往哪样受群众欢迎、而利用起来,却成为下茬耕种和农村发展中的&濒诲辩耻辞;垃圾一样&谤诲辩耻辞;多余,大量的秸秆被弃置田边、地头、土壕、荒地。由于机械化水平有限,那时大部分农民靠的是畜力和小农机耕作,无法对废弃在田里的秸秆进行利用,造成了农民一烧了之现象的发生。

  兴平距离西安、咸阳较近,104省道北线、中线和陇海铁路等穿境而过,交通也十分便利。到了夏天,大量剩余的秸秆被焚烧,遍地都听到焚烧秸秆的声音,到了傍晚更是进入了一片火海,烟气弥漫,路人眼都难睁,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也严重影响到公路、铁路的安全营运,秸秆焚烧已危胁到社会公众安全,成为全社会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解决农作物露天焚烧问题势在必行,作为农机工作者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要解决焚烧秸秆的问题,就要把秸秆埋到土里或收集起来再利用,这就需要与之适应的农业机械去完成,来减少田间存量。党和政府多次组织农业、农机等部门研究,组织举办各类农机秸秆利用培训会、现场会宣讲收种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让农作物秸秆有效利用起来,变废为宝,改善土壤,转变陋习,优化生态。

  搞好农机秸秆利用工作,宣传是先导,禁烧是基础,疏导才是关键。1990年左右开始,玉米开沟机等在汤坊、丰仪、桑镇大量推广,农民不再为小麦收割后留下的大量秸秆而烦恼,用机械可以进行开沟下种,农民对秸秆利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焚烧秸秆的行为一逐渐被制止。

  新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展露秸秆综合利用的勃勃生机

  兴平主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1995年,陕西省小麦、玉米增产综合机械化项目即农业部&濒诲辩耻辞;丰收计划&谤诲辩耻辞;项目在兴平实施,重点推广小麦、玉米精少量播种、深翻改土、玉米硬茬播种、玉米秸秆还田等技术,通过抓点示范,先行在南市、店张、南位叁乡镇示范建设,受到了群众广泛欢迎,达到了培肥地力、节约农资能源和粮食增产的目的。

  1998-2001年,咸阳市把玉米硬茬播种技术列为重点项目在兴平实施,对购置玉米硬茬播种机械给予补贴,采用小麦机收高留茬、直接抛散还田、直播玉米等技术措施,使用秸秆还田机粉碎高茬直播玉米,利用作物秸秆培肥地力,防止秸秆焚烧,节约农资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为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探出了路子,叁年间兴平共引进玉米硬茬播种机1000余台。

  1999-2004年,秸秆利用技术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效结合。在项目实施中充分引进多种机械,采用新技术,兴平在西吴、丰仪等乡镇开展秸秆粉碎还田、小麦规模机收和高茬免耕播种等机械化作业,节省了劳力和作业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有效利用作物秸秆,改善土壤结构,使粮食增产增收。同时,针对该项目所发挥的效应和潜力进行综合分析,为有效引进适应性强的新机具推动农业生产和秸秆利用提供了&濒诲辩耻辞;兴平方案&谤诲辩耻辞;。

  一方面,在实施秸秆利用相关项目时,农机工作者每年要举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新机具技术培训会,主要推行小麦机械收获&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秸秆粉碎(灭茬)还田&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免耕覆盖旋播一体化的收获耕作模式。另一方面,在收割困难的田间地头、路边渠旁、边缘地带,推广使用小麦捡拾打捆机做到了小麦机械收获&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捡拾打捆(商品草)&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硬茬播种机一体化的收获耕作模式。农机单位组建综合技术服务队,为镇办派驻农机、农艺专业技术人员,推行农机农艺措施配套应用,外引内联开展农机跨区作业,为群众现场展示、现场解决生产问题,不但加快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而且让农作物秸秆实现&濒诲辩耻辞;零&谤诲辩耻辞;焚烧成为了可能。

  全程化多样化机械作业加速秸秆市场化形成

  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不断深入,农民购买新型农业机械的热情空前高涨,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玉米秸秆还田机、免耕播种机等大量投入农业生产。2006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推广先进、适应、高效、节能的新型农业机械。10余年间,兴平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由2006年的65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900万元,农机单位共推广了玉米联合收割机、大马力拖拉机、青贮机械、深松机、秸秆专用犁、免耕播种机械等14600余台,带动农民投资14400万元,实现了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秸秆利用化的程度不断提高,粮食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基本达到了全程化。

  2007年,兴平成立了万盛秸秆产业合作社,将生产经营关联的种植大户、养殖户、运输户等联合起来,共同参与秸秆产业开发,合作社设有秸秆收购运输服务队,每年&濒诲辩耻辞;叁夏&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叁秋&谤诲辩耻辞;等关键农时季节,统一组织原料采购,并与养殖公司签订秸秆收购协议,构建起一条从田间地头到终端用户相互依托、各得其利的秸秆产业链。

  2009年,兴平市成立了汤坊乡嘉源秸秆产业、芳桥草业、马嵬镇美强草业、西吴镇绿韵草业等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常年组织农民从事秸秆产业发展,社员近百人。特别是嘉源秸秆产业专业合作社引进的中法合资公司澄宇能源生物燃料有限公司,在兴平合资开发建设秸秆能源燃料块项目,仅此一项预计可消耗玉米秸秆上万吨,实现农民增收80多万元。合作社与一家外资公司签订了年供应1万吨打捆麦草的合同,在获悉蒙牛集团新建的宝鸡眉县基地将入栏上万头进口奶牛、正在周边发展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消息后,兴平农机单位主动上门联系、协调公司来兴考察,促使公司与辖区群众成功签订7000吨的青贮饲料供应合同。通过引导兴平天天草业公司、万盛环保农业公司等饲草加工公司与青海、宝鸡、西安、杨凌等地客户联系,达成了上万吨青贮饲料供应合同,实现了农户(合作社)与公司的共赢,秸秆综合利用从技术上的突破成功走向市场化、专业化经营。

  2011年,省级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落户兴平,这一项目重在推广小麦,玉米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技术。2013年实施的农业部级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积极推广先进的技术模式,小麦收获高留茬&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玉米免少播种---田间管理---玉米秸秆粉粹还田&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深松(选择性作业二至叁年一次)&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小麦免少耕播种田间管理,再次推动了农作物秸秆就利用和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培肥地力、节约用水、节本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更加明显。叁年间,兴平共实施面积5.3万亩。

  2015&尘诲补蝉丑;2018年,当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全面实施后,兴平坚持农机深松整地与秸秆利用统一部署,组建一体化作业等成熟作业模式,顺利实施农机深松作业18万亩,大大提升了农业资源利用率和耕地质量,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7年,兴平市依托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大力扶持天兴菌业合作社,发展食用菌生产机械化,开展食用菌基料生产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完善食用菌机械化生产线,年利用小麦秸秆约1500余吨,生产蘑菇基料营养菌包,供应蘑菇大棚2000多个,东城办正东村被称为&濒诲辩耻辞;西北蘑菇第一村&谤诲辩耻辞;美誉。兴平市秸秆综合利用量大幅提升。

  2017&尘诲补蝉丑;2018年,兴平全面推广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化,重点扶持美强农机合作社。通过经纪人与宝鸡现代牧业两年间签订12万吨秸秆青贮饲料订单,合同约定供料方必须用大型进口机械收获。叁秋时,农机单位克服重重困难,从甘肃、宝鸡等地调来7台大型青贮饲料收获机,收获秸秆饲草切段均匀、柔软度好、籽粒破碎率高,饲草质量高,牲口适口性好,符合大型养殖公司的要求。2018年,在国家秸秆利用850万专项资金落户兴平后,美强合作社一次购置德国克拉斯青贮机2台,流转土地1万亩,实现了秸秆的青贮化,两年间秸秆青贮12万吨完全得到保障。&濒诲辩耻辞;叁秋&谤诲辩耻辞;时,陕西省&濒诲辩耻辞;叁秋&谤诲辩耻辞;秸秆机械化利用工作现场演示会在兴平召开,兴平市秸秆综合利用的好经验、好做法得到全面推广。

  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推进和农机部门的不懈努力,兴平市已在西宝高速、西宝高铁、104省道、344国道等重点区域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12个、省级万亩示范园1个、市级示范点94个,也锻造了12支集农机农艺措施综合应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化队伍,年利用示范面积18万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达25万亩以上,秸秆商品化利用面积5万亩以上。也形成了&濒诲辩耻辞;统一机械收获、统一秸秆(灭茬)还田、统一施肥播种、统一扶持措施&谤诲辩耻辞;的&濒诲辩耻辞;四统一&谤诲辩耻辞;模式和&濒诲辩耻辞;公司+基地+农户&谤诲辩耻辞;的市场化经营模式,开创了秸秆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工业原料化&濒诲辩耻辞;五化开花&谤诲辩耻辞;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40年,兴平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兴平农机事业与时代同行、与发展并肩、与人民同在,在30余万亩的耕地上谱写出一幅幅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的时代画卷。展望未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下,农机工作者必将续写出&濒诲辩耻辞;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谤诲辩耻辞;的新时代答卷。

文章来源:中国农机化协会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s://mp.weixin./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