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国务院督查组进驻黑龙江,查啥?
国务院督查组进驻黑龙江,查啥?
8月23日中午,新华社发布消息称,国务院督查组分赴1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实地督查。其中,黑龙江位居第叁。这是国务院开展的第九次大督查(相关链接:)。
国务院大督查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一般是一年一次。第一次大督查是在2014年,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分赴16个省(区、市),27个中央部门单位接受实地督查。
督查组将&濒诲辩耻辞;带着线索去、跟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改,坚持把叁分之二以上的督查人员、叁分之二以上的时间精力用于线索核查、暗访督查,坚持督帮一体&谤诲辩耻辞;。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然也是本次督查的重点。2021年9月以来,黑龙江收缴农机补贴一事牵动农机行业,最近两个月,收缴工作进入&濒诲辩耻辞;验证&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发放&谤诲辩耻辞;最后阶段,很多购机农户反映,出现了&濒诲辩耻辞;同一年同一款机器,补贴额度不同&谤诲辩耻辞;等问题。
因此,收缴工作再次引发关注,也可能成为此次督查的重点之一。
收缴工作要从2021年9月28日说起。当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等六部门印发的《2019&尘诲补蝉丑;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专项整治资金收缴方案》(简称收缴方案)(详情点击:黑龙江《收缴方案》),2020年已兑付的补贴差价部分将于2021年底收缴到位。2019年的差价收缴于2022年6月底前结束。
黑龙江是名副其实的&濒诲辩耻辞;中华大粮仓&谤诲辩耻辞;,2021年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1.5%。同时,黑龙江也是全国农机销售的重要市场,2020年中央财政划拨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8.95亿元,但实施资金高达42亿元,严重超支。
中央媒体经济日报以《》为题肯定黑龙江收缴工作。报道说,整治&濒诲辩耻辞;虚开发票骗取中央补贴&谤诲辩耻辞;的违法违规行为,对净化黑龙江农机市场、保障国家农机补贴资金安全具有积极作用,也给有关公司和购机户以深刻教训。据悉,违法违规行为涉及违规产物达675种,波及280多个生产厂家和2000多家农机经销商。
不过,由于存在较大争议,收缴工作推进异常缓慢。
业内人士提出,高开发票现象确实存在,且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于全国多个省份。但既然实行的是&濒诲辩耻辞;定额补贴&谤诲辩耻辞;,那么发票额度高低能否影响补贴额?这样的规定是否自相矛盾?
一位长期观察黑龙江收缴补贴的人士分析,高开发票显然是错误的,至少是不诚信。但这种不诚实是否属于&濒诲辩耻辞;骗取补贴&谤诲辩耻辞;,恐怕还要有严密的论证或听证,不能轻易&濒诲辩耻辞;扣帽子&谤诲辩耻辞;。特别是,不诚信的后果是否是&濒诲辩耻辞;退补&谤诲辩耻辞;这样的&濒诲辩耻辞;量刑&谤诲辩耻辞;也需要听取行业专家意见,或进行行业听证。
换个角度看,如果真是&濒诲辩耻辞;虚开发票&苍产蝉辫;骗取补贴&谤诲辩耻辞;,那仅仅只是给予&濒诲辩耻辞;退还部分补贴&谤诲辩耻辞;这样的处罚?这很难经得起推敲、也很难服众。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为了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2004年起我国开始实行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农业&濒诲辩耻辞;四项补贴&谤诲辩耻辞;政策,对我国粮食生产&濒诲辩耻辞;十八连丰&谤诲辩耻辞;并高位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何把农机补贴这个好政策实施好,显然需要问计于农机行业广大从业者。衷心期盼国务院这次督查能够超越行业局限,认真核查收集到的线索问题,为农机补贴找到&濒诲辩耻辞;药方&谤诲辩耻辞;。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