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原创文艺作品>>
激情挥洒“时代风情画”
——记者节里回眸工作中的精彩片断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罗晓/文
照“惯例”,报道一年一度“老人节”里公司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同志代表的活动,要么是发条消息,要么是登个图片新闻完事儿。然而,去年的“老人节”里,记者随行慰问耳濡目染受益不浅。活动结束后,记者激情澎湃,饱含深情地将这次活动中闪光的场面进行了“真情回放”。这篇题为《情深深雨蒙蒙》的现场短新闻获一拖集团公司第四个中国记者节新闻赛特别奖。现在回想起这篇作品的采写经历,记者的感觉如果用一个字表达那就是“爽”。
2004年10月3日上午,天空挂着密密斜织的水晶雨帘,集团公司领导率公司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兵分两路,冒雨慰问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刘尔雄、姚丰年、李成龙、高华盛。行进在慰问的路上,从公司领导对一拖离退休老同志桑榆之年幸福安康问题的关切话语中,记者感到一拖集团公司这个特大型公司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工作对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意义,所以,对这次看似寻常的“老人节”慰问活动记者给予了格外关注。
为了弘扬公司尊老敬贤和老同志健康文明的生活新风尚,走访慰问中,记者留心了公司领导等同志在慰问活动中自然袒露的健康而饱满的情怀,捕捉了离退休老同志“美的思想火花”,如慰问者与被慰问者之间的情感传递、心灵对话等,这些蕴含深意的细节、画面成为记者后来所写文章的血肉支撑,正因为如此,这篇文章得以以充实的信息、生动的形象而吸引了受众的视觉兴趣,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真切感和可读性。比如来到刘尔雄家门前,公司党委副书记刘炳昭轻轻叩开屋门,得知刘尔雄刚起床,刘炳昭连忙叮嘱给衣着单薄的刘尔雄加穿些衣服,自己则与随行慰问人员敬候在门外,刘炳昭小声嘱咐有关部门的同志:“老同志年龄大了,要特别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进屋后,大家向刘尔雄又是敬献花篮,又是送踏花被等,老干处、社保中心的同志嘘寒问暖,对刘尔雄的晚年生活、健康状况等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窥一斑而见全豹”,在目前中国人口走向老龄化的时期,公司上下对离退休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等给予的高度重视,使记者想起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千古良训,所以,在暖意融融、其乐陶陶的刘尔雄家,记者对整个慰问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观察采访,撷取了慰问活动中看似寻常、瞬间即逝的关键环节。&苍产蝉辫;
为了揭示公司与离退休老同志间的水乳交融关系,慰问活动中,记者注意采集了能够从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反映文章主题又藏精义的鲜活事实。如在姚丰年家,慰问的同志向姚丰年送上了“老人节”的良好祝福,大家与开朗健谈的姚丰年一起追忆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在融洽、热烈的气氛中,姚丰年得意地向大家道出了他的健康秘诀。刘炳昭即兴赠言:“不求名不求利,心底无私天地宽”。集团公司工会副主席王爱英建议随行的摄影同志为姚丰年老两口拍个“幸福照”。姚丰年老两口闻言脸上绽开了菊花瓣似的笑容,他们以墙壁上悬挂的象征老年人“人生第二个春天”的报春图为背景,留下了“老人节”里的美好记忆。在姚丰年家慰问时,那轻松愉快、亲切和祥的场面,公司领导与离退休老同志情感共融、心心相通的交谈,使记者进一步领悟了人间相互理解、真诚沟通的珍贵,对于这些,记者在新闻作品中进行了直截了当、明白无误的表达。&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采写《情深深雨蒙蒙》这篇目击式现场短新闻,记者所摄取、记录的只是“老人节”里的一件新事、几个画面或一簇浪花。这对火热现实生活的大潮来说,不过犹如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甚至表达的仅是一种意境、心态。但是,“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通过展示这幅一拖尊老敬贤、健康文明生活新风尚的“时代风情画”,人们看到了我们健康文明社会的进步,看到了一拖公司对离退休老同志的关爱。这篇以小见大的新闻作品受到了报社的格外重视,《拖拉机报》在“第**时间”以头版头条位置发表,收到了良好的文化新闻传播效果。
发表于 @ 2007年12月02日 16:25: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