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原创文艺作品>>
要想作品感动人,首先要感动自己
——写于2005年记者节的工作感悟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罗晓/文
穆青同志说:“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关心可歌可泣的事情,而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是驱使新闻工作者敏感地采掘和写出重要文章的原动力。”在记者节里,重温新闻泰斗的这番教诲,我十分受益。
2005年,为庆祝一拖建厂50华诞,我在繁忙的报纸编辑工作之余,挤时间到一拖叁装厂采访。该厂领导用质朴的话语、深情地追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讲到动情处,在市场上叱诧风云、鲜有凄然神色的厂领导眼睛湿润、话语哽咽起来。我认真地听,笔走龙蛇地记,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我感到叁装人用一串串旋律激荡的音符谱写的奋进乐章,是献给一拖建厂50周年厂庆盛典的礼赞。职业敏感和责任心告诉我: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展示先进人物风采和公司风貌、为东方红大轮拖增光添彩的机会,否则有可能成为憾事。
采访归来,我思忖着叁装人7个春夏秋冬的“裂变式”发展实践对我的启示,在脑海里“放映”着他们在一拖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卧薪尝胆突破困境、精耕细作产物、直面行业大鳄和追求“对标、突破、超越、领先”的“幻灯片”。当天晚上,我趁热打铁,精心梳理思路,以淋漓畅快的表现形式回眸了东方红大轮拖从单一产物到多元化,所走过的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曲折道路和经历的质的嬗变。
这篇题为《心中的歌是“东方红”》的作品首先在《报》刊登,以后被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农业机械》等发表,并在《中国工业报》与中国机械资讯网联合开展的品牌报告文学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还在中央文化管理研究中心、理论与实践评选工作委员会组织的第四届全国理论(文学)作品创新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
“作者要想让自己写的作品感动人,首先自己要先被作品感动。”穆青老前辈在采写《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时,是留着眼泪采访、留着眼泪写作的,因此奏响了时代之歌。我等凡夫俗子虽无不朽之作,但愿躬身践行之。
发表于 @ 2007年12月02日 16:31: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