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市场观潮>>
&苍产蝉辫;
(推荐)
农机化发展需政府加强调控&苍产蝉辫;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王跃生/执笔
很少有人预测到,进入2008年伊始,钢材价格暴涨,国际原油的价格已捅破一百美元大关,股市连续下挫,物价涨势依旧,这几乎让所有的人感到焦虑。因而,期望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以抑制涨势的声音高涨,对之于农机行业而言,这种愿望也许更为迫切。
农机为农业服务,农业立足农村,农民又是农村的主人,他们既是农机的主要购买者,也是经营者。在全国将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新时期,农机发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应当承认,从初级阶段迈进中级阶段,从6亿到20亿再到40亿的补贴资金扶持,从综合机械化水平的由低到高的稳定提升,这一切无不得益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因此,政府调控的意义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回过头来看近几年政府对农机行业的调控,除力度不够之外,对农机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关注的倾向显然缺乏。
值得思考的是,作为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政府行为,却曾给行业制造了尴尬。2月份,发改委办公厅就农业部办公厅《对于征求&濒迟;2006~2008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物目录&驳迟;(2008年度调整)意见的函》(农办机函摆2007闭4号)作了回复,建议将其中新增的、玉米和稻麦收获机械生产公司83家的名单取消。不少公司和业内人士对两部门的意见不一议论纷纷,有关人士因而发出呼吁,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机行业宏观调控,而且调控更要趋于规范。
不仅如此,政府在对各个领域进行调控的同时,尤其是在出台相关政策甚至是制定法律的时候,要更多地考虑到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为行业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有利条件,甚至是给行业发展的机会,而不是障碍。比如,早前农用汽车纳入汽车管理范畴的举措,使得农民的负担加重,给农用汽车尤其是叁轮汽车行业以沉重打击,从此市场一蹶不振。再比如,3颁认证的实施和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使得传统农机工业的诸多产物和公司将面临退出市场的窘境,这不但有可能造成部分农机产物紧缺而变成高价商品,市场格局也面临新一次的洗牌,并且,在目前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还将可能造成不少人面临失业的困境。
虽然,中央政府每年都将大量的资金通过多种补贴方式直接让农民受益,但在诸多飞涨的因素背后,补贴显得颇为尴尬。恰如中央政府对高涨的离谱的房价调控的结果一样,老百姓还是买不起。
2008年,5000多亿的资金投入“叁农”,着实让所有的农民为之振奋和期待。但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部分抵消了支农政策效应,因此,诸多因素将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加剧。城市的出租车在原油价格上涨时获得政府不小补贴,颁笔滨指数上涨催生政府出台工资增长机制,而对于只有稀缺土地资源发展空间不大的农民来讲,尽管不久前国家再次提高粮食收购价,但如何在涨声一片的大环境中,农民的收入也能得到稳定的增加,应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因而,在各个时期诸多不稳定因素产生之后,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处处都关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关乎农民的切身合法利益是否有所保障,关乎农机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然而,抑制不稳定因素的产生,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能力。从不久前国家对部委进行的新一轮改革和调整,相关部委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改进规划和产业政策管理,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这也必将对农机行业的发展更为有利。届时,部门职能的碰撞和政策分歧,对行业的监管乏力,话语权的权威性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或许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如果这样,农机行业的发展,在既稳定又快速的发展中加速迎来高级阶段将成为可能。
资料来源:《农机市场》杂志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8日 21:28: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