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

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拖城掠影>>

爱心,灾区传递一拖情收藏

 

    

(推荐)

 

爱心,灾区传递一拖情&苍产蝉辫;

    

    这不是生死现场的救赎,中国一拖的旗帜在阳光下迎风飘扬,东方红工机设备闪耀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青川县木鱼镇。

    这不是记者讴歌出来的英雄形象,而是真实的人性,他们带着一拖近 3 万名职工的重托,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  

                      国有殇,我们代表一拖在现场  

    5 月 19 日 下午 2 时 28 分,在四川省青川县木鱼镇文武乡韩保安的家门前,插有“中国一拖”旗帜的液压站鸣响长笛,志愿队驻地的汽车广播播放全国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的声音。

    听闻国务院决定: 2008 年 5 月 19 日 至 21 日为全国哀悼日, 5 月 19 日 14 时 28 分起 ,全国人民默哀 3 分钟的消息 后,北京时间 5 月 19 日下午 2 时 28 分 ,中国一拖抗震救灾志愿队 20 名队员站在摇摇欲坠的山体前,整齐的队列,队员呜咽的声音久久回响在青川灾区上空。

    在中国一拖抗灾救险志愿队的驻地木鱼镇,所有的通信设施大部分已损坏,仅靠临时搭建的通信网点与外界保持联络,很多队员的手机信号时有时断。了解外界信息的****通道是运送队员去工地汽车广播。

    在前往施工工地的路途中,志愿队司机王晓哲总是将广播调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这时,每名队员都会屏住呼吸,竖着耳朵倾听广播的声音,希冀**新救援奇迹的出现。

    是生?是死?废墟中抢救出的群众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时,志愿队队员张隆鑫总是眼光注视着窗外,他是救援队中年龄**小的队员,广播让他的眼睑总有眼泪旋转。

    志愿队驻扎在木鱼镇文武山村 6 社的韩保安家中,他今年已经 62 岁了,年轻时曾来洛阳参观过一拖,对东方红的感情很深。为帮助我们晚上能住好,主动提出推倒废墟,将自己院子腾出来,让我们住进去。晚上,韩大爷还拿来了仅有的几盒蚊香,驱散志愿队帐篷里的蚊子。志愿队员和当地灾民一样,每天在自搭的帐篷里吃方便面及面包,喝矿泉水。

    5 月 20 日 下午,志愿队打通 105 省道文武山村至井田坝大桥的公里后,队长李长波带领 20 名队员一道在疏通路段前,齐声高呼:“与灾区人民心连心,灾区人民加油。”

    “心系灾区人民,早日重建家园”是志愿队全体队员代表 3 万名一拖职工像灾区人民表达的心声。同时,在捐赠的每一台设备上,都有一面“中国一拖”的旗帜,犹如是一面战旗,飘扬在通往重灾区的道路上。  

                           东方红灾区显神威  

    19 日下午,在压路机的作业现场,记者看到山体大滑坡处恰好是一个角度较小的拐弯,半山腰不断有碎石落下,堆积的石流正慢慢的下滑,坚决地填充着推土机推过的路基,整条路基随着石块的坠落不断的往上涨着……

     操作工人建筑机械公司的李新告诉记者:“我一点都不英勇,我也有恐惧,那一段路我是硬着头皮才向前走,但在灾区看到更多的触目惊心,我****的决定只有往前走。”

     压路机在进行道路压实作业时,压路机**高震动作业压实可以达到 40 吨。为防止震动过强,导致更大的山体滑坡,在进行道路清障时,压路机需要付出多于平时一倍的道路压实回旋,工作量也增加了一倍。李新和张学照两人停机人不停,一人指挥,一人开车,及时完成了道路平整。

     19 日上午,洛建牌压路机驶向 10 公里外的工地,开展工作。在 5 月 18 日 ,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初显神威后,移动电站和发电机组也为青川县城和木鱼镇源源不断的提供着电力供应。

     在抢险中,由工程机械公司出产的装载机和推土机被派到任务**为艰巨的路段,推土机推开路中间的道路,装载机将滑坡的山石铲往路边,两台机械交替作业,四位机手合作默契,效率很高。

     WLY6 — 1 液压挖掘机是一装厂精挑细选的机型,发挥其机动灵活的作用,在路基不稳的作业环境中,成为了路障清理工作的排头兵。

    在志愿队工作的 3 天时间里,液压电站除保证志愿队晚上正常的用电外,另安装两盏巨型照明灯,为过往此处的车辆提供照明。还在路旁安置插座,供周边四里八乡的老乡手机、手电筒充电。

     同时,当地交通局的同志告诉志愿队队员,一台大型号的东方红发电机组点亮青川县城主要街道的路灯,还保证了青川县某一临时重灾伤员医护帐篷的供电;另外一台发电机组也已发往 212 国道,为解放军某部部队架设另一处完全坍塌的桥梁提供电力保障。

                          志愿队情暖木鱼镇 

    5 月 18 至 20 日,志愿队所疏通的 105 省道是木鱼连接 212 国道的必经之路,每一公里道路的提前修通,运送物资的卡车都可以更快的送抵周边几个村社的灾民手中。

     105 省道被山石滑坡堵塞后,木鱼镇三堆村的白龙湖渡口成为前往沙洲、姚渡镇、营盘乡的****通道。  

     19 日以前,木鱼镇幸福村村民杨银春 1 家 4 口还住在几个编织袋搭起的临时帐篷里,全家人每天的供应是 1 袋方便面加 1 瓶矿泉水。

     19 日下午 6 时,志愿队共完成疏通公路近 8 公里,清理塌方 20 余处。杨银春在接受了大卡车拉来的救灾物资帐篷、食物和矿泉水后,在记者面前,他双眼留下了浑浊的眼泪。

     同时,道路修通以后,装载机等机械还帮助当地灾民清理家园废墟,在解放军某部顺利进入周边村镇后,为危房内物资抢救、危房拆除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完成捐赠物资的顺利交接,当地交通部门组织机手跟随志愿队队员学习实际作业和基本维护。师带徒,技术没有因为血缘距离的远近而阻隔,情感没有因为语言交流的不畅而阻隔。

      在施工现场,志愿队的机手除顺利完成作业任务外,还负责机手的现场施工培训,因作业环境不断变化,随时都会有险情发生,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要超过 10 个小时,但队员无人叫苦喊累,毫无保留的将自身拥有技术和机器的维护常识悉数教与当地机手,建立了深厚情谊。

     “这一抱我代表遇难的青川人感谢一拖,这一抱我代表木鱼群众感谢志愿队,这一抱我代表徒弟邓少通感谢师傅彭永文。”分别在即时,工程机械公司推土机机手彭永文跟徒弟邓少通相拥而泣。  

                       灾民、志愿队员鱼水情深  

    “即将离别的一拖朋友们,今天晚上预报将有大到暴雨, 5 至 6 级余震不断,你们保重,一路平安”这是一条发送到中国一拖志愿队队员手机上的短信,发送时间是 5 月 20 日 晚上 11 时 30 分,短信**后署名“一个关心你们的青川人”。

     几句话,湿润了中国一拖抗震救灾队员的眼窝。 3 天时间的疲惫劳作, 4 天时间短暂的相处,志愿队和木鱼镇当地的受灾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18 日晚上,一装厂童艺龙在帐篷里告诉大家,白天他给鲜家沟一个小女孩两个茶鸡蛋,小姑娘撕开包装就咬,三四口一个鸡蛋就进了肚子,一个劲的说:“谢谢,叔叔 ! 谢谢,叔叔!”让他很心酸。

     第二天早上,很多队员取了鸡蛋后没有吃,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几个队员还提上蛋黄派和小面包,在去工地的沿路分发给了小朋友。小朋友们童稚的感谢声,让志愿队队员们都无言以对。

     19 日傍晚,天渐渐暗下来,劳累一天的志愿队员要准备吃饭。大家从帐篷里取出自己的饭盒,拿出方便面和榨菜准备来个泡面晚餐。房东韩宝安端着一盆黄瓜站在帐篷前,帐篷的帘一掀,韩大爷就大声地说:“知道你们几天没有吃青菜,有的同志大便一直拉不下来,我这有点黄瓜给大家吃吧,补充点维生素。”

     韩大爷告诉记者,看到支援队的队员每天工作那么辛苦,却只能吃些压缩饼干、方便面,没有营养的保障,非常心疼。地震前,家里刚好还有点黄瓜,就端出来为给队员们补充点蔬菜。一小盆黄瓜分到每个队员碗里没有多少,可大家吃得分外香;黄瓜虽然很素,但其中的情意很香。后来大家得知,那盆黄瓜是住在木鱼镇的儿媳妇不舍得吃,端来孝敬他和老伴的。

    21 日晨 6 点 30 分,志愿队完成指挥部交予的任务返回洛阳前,志愿队队员纷纷为韩宝安一家捐款,希望他的家园能早日得以重建。

    在返回途中,房东韩宝安大爷给记者打来电话:“你们的到来,给我们重建家园带来了巨大的信心。 ”

 

后记:

     其实在灾难之中,本没有英雄。

    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我们有眼泪,我们有情感,我们有脆弱的良知,我们有善良的灵魂,所以我们应该流泪。留下眼泪,让咸湿的泪水,去荡涤我们的心灵。

     在灾难面前,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要从更高的层面上去支持抗震救灾工作,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灾区**大的支援。

 

                                               (一拖人)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9日 00:18:00 |点击数(

旧一篇:职能对接: 一拖国机演绎“春天故事” | 新一篇:刘大功:原点思维开启变革之旅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18
本周点击:535
本月点击:3294
点击总数:469989
摆发私信闭摆加为好友闭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公司展播国内公司展播(5篇)
国外公司展播国外公司展播(5篇)
宏观视野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品牌研究(16篇)
公司产物公司产物(70篇)
市场观潮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装载机板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