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中部崛起>>
(转载河南新闻)
河南省农机局长张开伦深入南阳调研
近日,河南省农机局张开伦局长等一行三人在市农机局张胜海局长的陪同下,到南阳调研指导。
张局长一行听取了市农机局和宛城、新野、邓州市农机部门的工作汇报,冒雨深入到新野城郊蔡庄农机合作社进行考察调研,详细了解该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经历,现场指导库棚建设等问题。张局长还在宛城区与当地党政领导、市县农机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并就农机发展环境、农机购置补贴、“三秋”生产、农机服务组织、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发表了重要讲话。
张局长指出:一是认清形势,增强发展农机化的信心。目前,从政策环境、经济基础、自身条件等方面看,我省农机化发展已步入加快发展阶段,认清发展形势有利于我们增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信心。从政策上看,农机化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宽松。《农机化促进法》将国家扶持农机化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上升为法律规范,对农机化的扶持力度在逐步加大,优质粮等一大批农机化科技项目也将继续深入实施。温总理在东北视察时特别指出,农机补贴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要统筹农机化发展和农机工业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近日省政府出台了《对于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见》的47号文件。这个文件是在182次省常委会通过,是省政府首次以文件形式下发的对于农机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对于全省农机化发展是个难得的机遇。从经济基础上看,我们已经基本具备了加快农机化发展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的增加,使农业机械成为农民致富的工具,同时如花生收获机、等各类农业机械的技术日臻完善,不断提升,大面积普及推广农机化技术的时机已经成熟。从自身条件上看,农机化发展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阶段。目前,全省的农机化水平达到52%,也正处在中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渡阶段。面对新形势,我们要抓住机遇,调整思路,迎难而上,增强信心,加快全省农机化发展步伐。二是加快进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农机补贴惠农政策。要强化责任,提高认识,发挥出农机补贴的惠农作用。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机补贴政策进行再宣传、再发动,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新的突破。要严格纪律,把握好政策,一分不少地把农机补贴资金落实到农民,不折不扣地把农机补贴政策落实好。要强调调查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叁是突出中心,抓好叁秋生产。河南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的粮食生产相当重视。叁秋生产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关键农时季节的机械化服务是农机部门的主要职责,要适时组织机械搞好收获、耕作、播种等作业。叁秋生产时间跨度大,任务重,要全力以赴,突出中心,搞好服务。近期要对农机供应市场进行调查,对修理市场进行整顿,组织好货源,做好物资供应工作。四是完善机制,深化农机社会化服务。要培育典型,抓好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农机大户是社会服务的主力军,也是基础薄弱的地方发展农机化、深化服务的重点。要大力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协会是民间自发形成的服务团体,是农机大户自由结合后的松散型服务机构。农机专业合作是经济条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重在引导发展,不易于生拼硬凑。要把重点放在抓农机大户上。五是注重挖潜,开拓农机服务新的增长点。全省5年内实现水稻机械化。玉米、花生的机械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要全面提升农机化水平,不应该只盯着小麦、水稻的耕、播、收、机械化作业上,要围绕薄弱环节,大力寻求突破,注重挖潜,积极开拓新的服务增长点。六是适应形势,抓住农机管理的着力点。乡镇机构改革后,农机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要适应形势,及时调整思路,要将工作的重心下沉,前沿延伸,要以农机大户、协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为抓手,组织县区农机管理人员进村入户,直接和农机机手接触。要建立农机服务联系点,省里将在县区设点,各县区也要建立各自的服务联系点,及时搞好信息服务,通过点上了解掌握面上的情况。要抓好省政府47号文件的落实,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加快农机化发展的意见》,抓住着力点,促进农机化管理上台阶。七是积极探索,抓好农机示范区建设。全国100个农机化示范区,我省有3个示范区1个农垦区,这叁个示范区分别在济源、中牟和宛城区,3个县区的自身条件和基础不一致,要根据自身实际,按照示范区建设的要求,尽快制定出5年发展规划。要选准切入点,就发展模式、创新服务机制上进行积极探索,并要注意培育和抓好典型,做到以点带面,提高整个农机化工作的水平。
发表于 @ 2008年06月30日 15:51: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