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中部崛起>>
(转载河南新闻)
公众防汛减灾意识亟须强化
来自气象和水利部门的消息,今年我省黄淮地区的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二至五成,发生大洪水的几率较大,防汛形势非常严峻。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徐光春要求,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切实提高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声令下,各方面积极行动。去年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卢氏县把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落到实处,组织群众开展预警演练,人们都能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转移路线迅速撤离。这样的演练不仅能够检测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更重要的是让群众知道洪水来了该怎么办,面对灾害如何应对,这种做法值得充分肯定。
说起防汛,不少群众总以为是有关部门的事情,与自己距离较远,也不具备起码的防汛减灾常识。而正是由于防汛减灾意识薄弱、知识缺乏、自救与互救能力差,在灾害降临时,往往惊慌失措,导致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研究表明,足够提前的洪水警报可以使公众减少损失1/5~1/3,但这样的预警,应建立在公众正确响应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前期足够的组织、宣传等准备工作,上述效果则难以实现。因此,提高公众的防汛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能够大幅度降低防汛减灾的社会成本。
要强化公众的防汛减灾意识,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放各种读物、手册、挂图,播放专题片等形式,普及防御洪涝灾害基本常识、自保互救等防灾避灾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学一学卢氏县的做法,通过实地演练让群众掌握一定的避险、自救、互助本领。只要做到防汛减灾的知识家喻户晓,防汛减灾的意识深入人心,就能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尽量减少,人民群众的安全得到更大保障。
发表于 @ 2008年06月30日 16:1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