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

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案例分析>>

我们应该怎样煮鸡蛋收藏

 

    

(推荐)

 

我们应该怎样煮鸡蛋

萧何

某杂志登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德国人每天早餐都是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中国人把鸡蛋往锅里一放,然后出去洗漱洗漱或干点别的,等再回来鸡蛋就煮好了。但德国人会用一个差不多刚好装得下一个鸡蛋的专门容器,下面焊一托盘,然后加满水,1分钟水就开了,3分钟就关火。关火之后他们利用余热再煮3分钟,把鸡蛋煮到刚刚达到营养价值**高的状态。接下来用凉水泡3分钟,使这个蛋很好打开,德国人认为这样做很标准。跟中国人相比,他们节约了4/5的水、2/3的热,同时还让鸡蛋达到了**佳的营养状态。

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两点启示。

启示一:同样的结果,不同的方式方法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效果。中国人和德国人虽然两者同样是把鸡蛋煮熟,但德国人是按照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去执行,不但鸡蛋能煮熟,而且资源占用**少,效果也**佳(营养价值)。在公司里,无论是部门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在工作和管理的方式方法上也都应该有各自“煮鸡蛋”的技巧,有自己的闪光点。不但能把工作这个“鸡蛋”煮熟,而且在“煮”的过程中更要注意方式方法,更在意资源占用和工作效果。

启示二:要学会总结,制定适宜的制度和标准,并严格执行。

故事里的德国人在煮鸡蛋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非常适用的煮蛋程序和控制方法,并严格执行,结果每次用水、耗热**少,鸡蛋营养还**大。而中国人只求鸡蛋煮熟,没有注意观察并认真总结煮的学问,在煮的方式方法中较之德国人有明显的“水”和“热”的浪费现象,而且破坏了鸡蛋的营养价值。从我们国人经常讲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园”这句话里,也可以看出制度和标准的重要性来。因此,我们无论从事的是管理工作,还是产物的设计、生产、试验以及销售工作等,只有善于总结,及时制定并完善适宜的制度和标准,并严格执行,我们的工作才能得以持续改进,做到效率**到、效益**大、效果**佳。

 

 




发表于 @ 2008年07月18日 02:28:00 |点击数(

旧一篇:感悟寓言理念 | 新一篇:学会肯定自我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17
本周点击:531
本月点击:3290
点击总数:469985
摆发私信闭摆加为好友闭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公司展播国内公司展播(5篇)
国外公司展播国外公司展播(5篇)
宏观视野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品牌研究(16篇)
公司产物公司产物(70篇)
市场观潮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装载机板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