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市场观潮>>
(推荐)
夺取叁成市场
“大丰王”领跑背负收获机&苍产蝉辫;
10年转瞬即逝,作为民营公司的山东大丰机械有限公司迎来10岁生日。随着收获机械市场的迅猛发展,历经了市场风雨洗礼的大丰公司也在徐祥谦董事长的带领下,成功跻身到国内生产联合收割机的骨干公司之列。
打造名牌大丰产销量劲升26%
众所周知,收获机械市场竞争既激烈又残酷,尽管近年来伴随着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的全面展开,收获机械行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然而生产厂家要想在收获机械市场争得一席之地亦非易事。
在该公司举行的10年庆典上,徐祥谦董事长抑制不住满脸的兴奋。他说,继2003年“大丰王”联合收割机产销大幅攀升之后,2004年在收获机械市场滑坡的严峻形势下,仍保持了26%的增幅,全年共销售背负式谷物联合收割机5490台,一举占据了全国同类产物30%以上的市场份额,“大丰王”背负式联合收割机年产销量已连续两年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第**,成了我国背负式联合收割机产销量**大的公司。
对于大丰王牌背负式联合收割机在市场上的快速走红,并赢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徐祥谦是这样解释的:这既是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变化中注意把握机遇,进行综合运营的结果,也是公司全力实施科技战略、人才战略和品牌战略的充分体现。
“大丰王”背负机的走俏表明:尽管近几年自走式收割机已成为主流产物,但背负式收割机仍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背负机良好的性价比使其成为不少经济条件有限的农民在购机时的优选产物。
徐祥谦认为,名牌是公司的一面旗帜,是公司的闪光点,用名牌塑造公司形象**直接、**有效,也**具说服力。由于当今农机市场已趋于成熟,正逐渐走出低价竞销的阴影,用户把着眼点主要放在产物的质量上,因此品牌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
白手起家立足创新求发展
徐祥谦为人十分坦诚,作为大丰公司的领军人,他颇为感慨地告诉记者,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们在创业时选择农机业,走上生产联合收割机路子的,很难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有一点是确切无疑的:那就是大丰人与农村、农民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包括他自己在内的绝大多数职工都是农民的儿子,都具有为农民服务和振兴家乡经济的朴素感情。
徐祥谦坦率地说:“大丰介入收割机领域时,国内收获机械业已进入到新的迅速发展阶段,除了新联、北联、佳联等几个骨干公司外,桂联、向明、富平等以生产中小型背负机为主的公司也在迅速崛起。而那时的我们则是白手起家,一缺技术、二缺设备、叁缺资金,困难可想而知。但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既然同别人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要想挤进收割机生产行列,不被淘汰,就不能采用传统的思维与战略。”
徐祥谦谈到,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使他们从公司上马的那天起,便感受到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为此,他们把依靠科技创新作为出奇制胜的法宝。通过用高新科技带动产物的开发,充分利用国家鼓励、扶持新产物开发与技术改造的政策,积极挖掘公司自身人、财、物的潜力,使大丰的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1996年以来,他们先后承担了十几项国家大型农机具技术开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以及山东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等科技课题,共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通过大力进行产物开发和技术改造,及时把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引进嫁接到大丰的产物上,使产物的各项性能指标处于国内同类产物的领先水平。大丰成功开发出的4尝顿-2型收割机,是我国目前与50词80马力拖拉机配套的**理想的背负机;他们与清华大学、河北农机所合作开发出的4驰窜-3、4驰窜-2型玉米联合收割机,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物。大丰王牌联合收割机还被授予“山东名牌”产物称号。
机遇与挑战相伴行业洗牌大势所趋
未来虽然面对国内外一些强大对手的挑战,徐祥谦却依旧信心十足。他对记者说,中央一号文件的深入贯彻,为我国农机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促进农民增收及对购机用户实行补贴的政策,必将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收获机械市场需求在今后一段时间保持畅销态势。
尽管形势大好,对于大丰的困难与不足,徐祥谦却有着清醒认识。他表示,10年来尽管我们的公司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产物单一、技术力量不足、农机市场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困难,也在制约着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他提醒大丰人,在大好形势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机遇总是与挑战相伴而来。要通过调整思路、审时度势,把大丰的发展规划建立在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
徐祥谦告诉记者,今后大丰要坚持科技战略、人才战略、名牌战略,实现二次创业。要以新产物开发、扩大公司规模和改善生产条件为突破口,通过招商引资,进一步壮大公司实力。在确保大丰王牌谷物联合收割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的同时,积极开拓水稻机市场,使全喂入式水稻机尽快在全国推开,同时要加大玉米机在山东、河北等省市场的开发力度,着手开发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玉米青贮联合收获机等新产物。
( 选自《中国工业报》)
发表于 @ 2008年07月22日 10:22: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