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产业要闻>>
(推荐)
&苍产蝉辫; 全国跨区会战小麦机收率达82.3%
据中国机械资讯网
今年全国大规模的小麦跨区机收自5月下旬从河南省南阳市开始,历时近一个月,已于近日基本结束。据统计,至6月下旬,全国共收获小麦3.2亿亩,占夏收小麦面积的93%;其中机收面积2.63亿亩,机收率82.3%。
从总体上看,今年全国小麦跨区机收进展顺利,投入机具总量、参加跨区作业的机车总量、机收作业面积、机收水平和节本增效情况均创历史新高,为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夺取夏粮丰产丰收作出了贡献。
据农业部介绍,今年的小麦跨区机收是在小麦面积增加、区域间小麦成熟时间差缩短、柴油供应偏紧、四川等麦区发生重大地震灾害、麦收区雷雨天气频繁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农业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农机部门发扬抗震救灾精神,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依靠各有关部门的协同作战,依靠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有效化解了各种不利因素,推动了以小麦跨区机收为龙头的叁夏农机化生产的顺利开展。今年全国大规模的小麦跨区机收表现出以下四个显着特点:
一是投入机具充足,作业进度顺利。叁夏期间,全国共组织投入超过42万台,其中参加跨区作业的27万台,双双比去年增加2万台。收获高峰期日投入联合收割机28万台,日收获小麦1850万亩。收获进度与往年持平,河南、安徽的麦收时间均比去年缩短了3天。山东省各级农机部门通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使5050万亩小麦得到适时收获,机收率95.2%,圆满完成了小麦机收作业任务。&苍产蝉辫;
二是应对措施有力,机收水平提高。夏收期间遇到几次大的降雨过程,河南等地小麦收割间隔时间缩短,给机收梯次推进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因柴油供应紧缺,一些麦收区收割作业受到制约。面对新情况,各地农机部门及时调整工作预案,协调油品供应,开展信息引导,加强机具调度,重点组织小区域会战,形成集中会战与全面流动作业的生产格局,提高了机具作业效率,有效增加了作业量。叁夏小麦机收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82.3%,比2007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
叁是市场稳定有序,节本增效明显。叁夏全国有1万多个跨区作业队奋战在麦收一线,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订单作业、合同作业、承包服务等方式得到大规模推广,供需基本平衡。未出现机车局部供需严重失衡、作业价格大涨大落的现象,机具转移顺畅,市场稳定有序。小麦机收价格多在每亩35~50元左右,较上年增加5~10元/亩,农民接受,机手满意。据测算,叁夏期间,农机手纯收入增加26亿元,种粮农民节省人工费用38亿元,机收减少粮食损失24.6亿公斤。叁夏跨区机收为农民节本增收约105亿元,超过了去年水平。
四是机收机播联动,夏播适时推进。各地在千方百计抓好小麦机械收获的同时,大力组织秸秆处理机械、播种机械、等投入作业,收种协同联动,充分利用有利墒情,做到抢天夺时,收获一块,播种一块,收种同时进行,力求“叁夏”变“两夏”。全国投入生产的收获机械、播种机械、秸秆处理机械、运输机械、灌溉机械达2000多万台件。深耕深松、精量播种、水稻机械化插秧、秸秆粉碎还田及捡拾打捆等一批适应性强、节本增效好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夏播玉米已经进入高峰,据统计,河南、山东、江苏、湖北、安徽、河北等主产区已机播玉米近1.55亿亩,机播率71.5%;机插中稻430万亩,机插率9.2%。
据记者了解,尽管今年全国大规模的小麦跨区机收已顺利完成,机手的收益有所提高,但在机收中普遍存在加油难问题仍困扰着机手,部分地区的秸秆焚烧现象也亟待根治。特别是6月20日,国家再一次上调了成品油价格,使0号柴油每升上调到6.08元,涨幅达18%。虽然国家在叁夏即将结束之际宣布柴油价格上调,对叁夏生产整体影响不大,但机收成本的不断上升,却对机手今后开展机收有着明显影响,并将考验机手未来经营农机的信心。虽说成品油价格调整后,国家将在农资综合直补基础上,将对种粮农民每亩再增加5元补贴,但其作用在短期内尚难以迅速显现。不少机手因此担心油价上涨将造成“老机手赚钱少、新机手不赚钱”的局面,使其收益让“油老虎”给吃了。对此,有关部门应好好研究,以防患于未然。
发表于 @ 2008年07月29日 09:14: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