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管理经纬>>
(推荐)
实战演练篇
管理“落地”必备手段—全局掌控
耿启亮
掌控什么
掌控什么在我接触的很多公司家里,当问到如何掌控全局的时候,大多数想到的就是掌控业务的运营状况,而且各有各的手段,各有各的方法,效果也各自不同。
那么,我们除了掌控业务以外,还需要掌控什么吗?
当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有公司家提出过疑问:“耿老师,我知道除了掌控业务以外,还需要掌控员工的心理,但说实话,要掌控员工的心谈何容易!我对个别员工的心理能有一定的把握,但也不敢说就是‘掌控’了,更不敢说‘全局掌控’了。中国人谁都不会跟你讲掏心窝子的话的,更何况是给你打工的员工。”
确实是这样,掌控业务,不管效果如何,至少每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手段,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全局掌控”,但掌控员工的心理,对于很多老板来讲都只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有的干脆就不去想。但正如前面我们谈到的,管理思想要“落地”,**核心的就是对员工心理的把握,要全面细致的理顺员工的心理。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全局掌控的内容一定是两个:业务;心理。
预估与悟我有个朋友
公司还不算大,50来人。公司业务主要是做电信的项目,基本上没有销售。因为,他和电信关系不错,每年能弄到1到2个子项目,就够了。他的公司大多是技术人员,分散的各地做项目。
让他头疼的是,每当电信有项目的时候,他都很为难,接吧,不知道目前其他项目做的怎么样了,到时候有没有人手,要是接了,到时候做不好,损失的就不只是钱,很可能将来的路都断了;不接吧,又不甘心。
为了比较全面及时的掌握到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他把传真、贰-尘补颈濒等都用上了,每天别的事情几乎都没法干了,桌面上一堆堆的传真,邮箱很快也爆了,可还是觉得很累。
没办法,遇到项目,要做决策时,还是得靠悟,靠预估。这几年,公司做来做去始终保持着50人左右,收入也基本没有太大波动,总感觉越来越难做。
目前,我们很多公司基本上都和这位朋友一样,采用的是“悟”和“预估”。
我们先做个游戏,来“预估”一下我们“预估”的准确性到底有多高。
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预估”你5秒钟内能鼓几次掌,标准就是能听到响声就成。大家先别急,每个人都准备一张纸,请先把自己“预估”的数据写下来, “预估”一下自己5秒**多能鼓掌几次。
写好了吗?
好,我们再“预估”一下在座的,鼓得**多的能有多少次?
多少?
15、10、20……
好,我们先记下来,20次,这是我们“预估”的在座的鼓得**多的人,5秒钟能鼓掌20次。
现在,所有的人都做好准备。
好,预备,开始。
……
停。
大家都不要说话,先把自己实际鼓掌次数记录下来,用(“预估”—实际)/实际,算绝对值,再乘以100%,换算成误差率。算出来,先不要说出来。
都算出来了吧。好,记下来,先不要说出来。
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座的鼓掌**多的人鼓了多少次?
谁**多?35?有比35高的吗?好,35
我们核实一下。
请你站起来,做好准备,其他人也都做好准备,拿出笔和纸,都不要说话。他在鼓掌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要数数,数完后都不要说话,先记录下来。你自己也要数数。
好,都准备好了吗?
预备,开始。
……
停。
你自己先不要说。大家都数了吗?他刚才5秒钟一共鼓了多少次?
30、25、35、27、39……
你这次自己数的是多少?
37
大家看看黑板,很显然,这些数据中**多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哪一个是正确的?
我们谁也不知道,是这样吧。
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第一件事情。我们对自己的“评估”与别人对我们的“评估”是有区别的,而且五花八门,每个人对你的“评估”都不一样。而这种“评估”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往往对应着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度。要想让别人对我们的“评估”与我们自己的相差不远,让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度保持在一定水平以上,首要的就是,我们要更准确的“评估”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出更多更有力的数据来提升别人对我们的信任。
那么,我们对自己的“预估”误差率又有多高呢?刚才大家都计算过了吧?多少?
35%、10%、50%、75%……
10%以下的请举手,两个。
大家看看,我们的误差率大多都超过了30%,**高的达到了75%。
这只是对一个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而且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的“预估”,结果大家看见了。而在我们的公司实际的运营中,所遇到的,需要我们做出决策的事情往往都是比较复杂的,如果都像刚才一样,我们凭借我们的“预估”来做决策的话,结果会是什么?
返回到刚才我提到的那个朋友身上来,仅仅用“预估”来进行决策,风险非常大,这样以来,你不光会感到累,而且还不敢冒进,总会觉得束手束脚,公司很难顺利发展,也很难长久生存。
发表于 @ 2008年07月31日 00:38: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