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宏观视野>>
(推荐)
&苍产蝉辫;保粮食安全是促进生态文明重要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总结六年来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宝贵经验,科学把握发展保护性耕作过程中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遵循规律与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相结合,建立和完善保障体系,改革传统耕作制度,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把握好五个方面的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结合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作物特点,采取适宜的技术模式,研究开发和试验确定适用的保护性耕作机具,积极促进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应用。
二是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选好重点区域,通过试验示范,确立技术路线,不失时机地扩大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要充分发挥农机大户、种粮专业户、乡村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
叁是政府扶持,农民自愿。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将现有项目与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结合,要特别尊重农民的意愿,注重保护农民和广大农机手的经济效益。
四是强化合作,共同促进。要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发挥农机、栽培、土肥和植保等领域专家和机构的积极性,共同促进保护性耕作发展。
五是突出创新,建立机制。要加强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完善技术模式和运行机制。培育、扶持、发展一批保护性耕作种粮大户、规模农场、农机大户、农机经纪人及专业合作组织,推进保护性耕作社会化服务。加强机具的研发、改进和选型,为技术的应用提供满意的装备保障。&苍产蝉辫;
发表于 @ 2008年07月31日 23:4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