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礼好/文
“福布斯”顶**公司山东五征集团,也许正面临突破“产业天花板”之难题。
有朋友告诉我,就在今年9月份,山东五征亏损1400万元。笔者之于这条消息的真实性并未去细加追寻,但敝人认为,五征,也许和很多公司一样,碰到发展之旅中难以绕过去的难题。
业内人士的一个普遍看法,五征靠做超标农用车起家,并在几年内迅速扩大规模,按照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农用运输车分会的统计,已经在农用车行业当了好几年的老二。第一当然是聊城的
时风集团。五征的迅速膨胀,其董事长姜卫东当然居功至伟,成为公司的灵魂人物。姜本人也获得了巨大的政治荣誉,从偏僻的五莲小城走向了全国,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实际上,姜卫东这个人非常低调。尽管是福布斯“顶**公司”领导人和胡润百富榜富豪。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姜卫东是一个很务实的人,无论是产物――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农用车);还是为人――很精于中国的为人处世之道。您无论从大众媒体还是专业媒体上看,姜卫东作为一家产值达六七十亿的公司家,媒体曝光率还是非常少的。
五征是一家股份制民企,包袱相对较轻。而且,由于五征农用车自制率很高,因此,相比同行业来说利润率也较高。这也成为与时风相抗衡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公司的发展,五征已经无法绕过单一产物之累。这也是每一家公司在生命周期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很少有一公司从一出生就有两个主业同时并存并做大的。这不是五征一家的问题。
多年来,农用车是五征当之无二的主流产物。而从2004年5月实施的《道交法》,对农用车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限制增多,使用成本剧幅上涨,加上社会保有量的因素,导致农用车需要大幅下降,甚至导致飞彩、巨力、双力这几家曾经的行业巨头现金流断裂而殒灭。这两年农用车行业的日子普遍都不好过。原来好几家数十万的公司,而今只剩下时风、五征这对“双子星座”。
现在,五征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口。
五征亟需寻找下一下赢利产业机会。
近叁年来,五征的农用车产量分别是35.9万辆、42.2万辆、48.8万辆、53.5万辆、36.7万辆(今年前叁季度,预计全年不会超过50万辆)。
而从农用车行业看,近五年的产量分别是209万辆、189万辆、210万辆,214万辆,162万辆(今年前叁季度,预计全年不会超过220万辆)。
由此,无论从公司还是行业看,五征都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很难突破农用车主业的“天花板”。
我们看看另一家农用车行业巨头山东时风,其早在2002年就开始为产业突破做准备。先后与红塔汽车、青岛双星等不少公司合作并尝试。目前时风进入了商用车行业,尽管量不是很大。然而,时风的
拖拉机产业已经有数十亿,发电产业、睛纶,润滑油产业都渐成气候,其承接部分双力收获机资源进入的收获机产业已经位居行业二线水平之列,轮胎产业在几年之后可望成为时风下一个继农用车之后的百亿产业,目前,时风还在大力提升其纯电动汽车产业。这些产业中,时风拖拉机、轮胎、收获机都是**值得期待的。
姜卫东当然也明白转型的重要,而且行动得早。很多年前五征就在日照生产园林电动力产物。五征还想就近进行产业升级、进入商用车(轻卡)行业,迂回获取汽车目录,早在2005年5月收购了杭州飞碟汽车厂。但是很遗憾的是到目前并没有多大动静。做农用车,与做汽车,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时风做了叁四年了,现在的轻卡汽车每年也不过数千辆。
近两年来,五征还和很多其他农机公司一样,相继干起了产业关联度较高的拖拉机、小型工程机械等。今年还干起了
玉米收获机。另外,还与意大利一家公司拟合作生产马铃薯收获机。
五征显然注意到收获机市场特别是玉米收获机市场的良好发展势态。去年以来,五征还同包括山东金亿在内的一些知名收获机公司接触过,但都梦想落空。五终的设想是凭借自身底气,通过收购或控股的形式控制一家成熟的收割机品牌公司。这种想法当然是明智的――这比从头开始做品牌显然要轻松得多,投资回收期快捷得多了。钱财暂时可以损失,但是时间不能损失,机会转瞬即逝。但是,没有较不错的收获机公司愿意被五征收购或控股。
姜卫东的这种想法当然是很具战略性的的。由农用运输车行业进行农业装备行业,五征有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国家政策对叁农的重视,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地利,五征农用车纵横全国,可北进南下,大家已经看到了,销售渠道全国密布,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进行交叉重迭;而人和,是五征干了那么多年的农用车,对农村市场、对农民消费都比较熟悉,五征品牌在农村有相当的影响力。
五征目前急需培植的是一下主要产业,顶半边天或四分之一边天的。
但是,到目前为止,五征进入的这些产业要么是没成功(商用车),要么是还没成大气候(农装),无法扮起经济支撑点的角色。与五征的当家主业农用车相比,显然九牛一毛。特别是在去年以来外转经济环境恶化,原材料成本迅速增长,国际经济出现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五征实现产业转型梦想的距离显然要更加延长。
任何一个公司在经历快速发展的阶段后,都会有进入发展缓慢的时期,甚至是“滞涨期”。五征也逃不过这个宿命。去年五征的销售额超过70个亿,今年也许会达到80个亿,90个亿。但是,经营质量的重要指标――利润不知会是多少?
&苍产蝉辫; 一朝转型成功,五征前路将别有洞天。
(特别说明:本文仅代表个人之观点。如需转载,请务必与本文作者联系zlhlh168@vip.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