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

关注微信
小程序

陈志:国内外农机零部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陈志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0日 收藏

四、国外农机产物技术发展趋势

  走向大型化、高效化

  走向多用途多功能复合

  走向复式和联合作业

  走向控制智能化、操作自动化、作业精准化

  多层次、多领域、全产业链

  环保与资源节约

  先进制造

  集团化、国际化

五、技术发展水平

  (一)国外农机产物技术发展总趋势

  (二)国外农机产物及关键零部件发展趋势

  (叁)国内农机产物及关键零部件发展差距

  (一)主要农机产物技术

  开发一批能代表国际水平的自主品牌产物

  200-300马力部分动力换挡、传动系及自走式农机

  智能化自走联合收割机

  300马力大型自走式青饲机

  大型自走式高地隙施药机

  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联合机组

  联合整地机、整地播种联合作业机、联合田管机

  (二)关键零部件技术

  1、强化关键技术和基础件的创新&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做强的基础

  当前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和基础件:

  大型高效配套农机具的入土部件:从设计、材料、工艺全面攻关

  拖拉机传动系的提升:部分动力换挡、无极变速、电控技术

  联合收割机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损失监控、故障诊断技术

  自走式农机液压驱动技术:可靠性技术突破

  节能环保可靠的柴油机技术(欧Ⅲ叠)

  通用件:增压密封驾驶室、强力胶带、子午线轮胎、静液压驱动系统与元件等。

  2、拖拉机技术方面&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大型化、高效化、多用途、多功能、环保节能

  发动机匹配技术:电子控制喷油系统、转速调节系统、恒速控制系统

  负载换挡与自动变速技术:部分与全负载换挡、液压系及作业机具工况的集成化监测与控制

  液压悬挂系统:电液控制负载传感,快速挂接、输出转速与提升器联控、前后悬挂

  智能控制技术:自动导航、无人驾驶、性能监测、故障自诊断、配套机具自动控制

  3、国外技术发展趋势

  在田间管理装备技术方面&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亿自走式高地隙动力机械为平台

  1、国外以适合不同苗期管理的自走式高地隙或变地隙自走式动力机械机械地隙可升至2.4米,轮距调幅达50肠尘,配套宽幅喷杆达48米,可完成高秆作物施药、中耕、培土、施肥等作业。

  精少量施肥技术:自动配药、对靶施药、静电喷雾、风送式喷雾、喷杆喷雾及航化技术等

  2、播载装备技术方面&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高速、免耕、精准播种技术

  气力式精量播种技术:堵种漏播检测、结合行精确定位、种肥气流集中输送与分配,播种速度提高至10词12办尘/丑,播行达36行,幅宽达28尘。

  3、免耕精播施肥联合作业技术:大直面圆盘或波纹圆盘切断秸秆、切沟整床、定位施肥、单粒播种、脱附镇压等联合作业

  高速移栽技术。育苗精位播种、自动嫁接、健康苗识别,自动上苗、取苗、投苗,单行移栽速度达到240株/分。

六、农机产物与关键零部件协同创新模式思考

  1.对农机主机与零部件生产公司关系的认识

  农机产物与零部件在产业链中是上下游关系,存在明显的双向共生特征。没有强大的农机工业的拉动,不可能有发达的零部件公司;反之,没有强大的零部件产业技术,也不可能拥有独立完整、竞争力强的农机制造业。零部件承担着农机主机60%的供货量,决定整机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上下游相关产业有显着的带动作用;作为科技成果应用的载体和售后服务实现载体,决定了其在产业链中的强支撑地位

  当今制造业已经不是单个公司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的竞争。实现价值链协同创新是当代制造业发展的重大主题。打通内部供应链式协同的基础。

  2.和谐的零整关系是农机产业良性发展的保证和支撑

  在农机工业步入快速发展黄金期阶段,随着农机工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深入,农机产物与零部件生产公司之间将由曾经的附属性和相对独立性,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健康高效关系发展。

  农机产物与关键零部件生产公司之间形成良好共生关系时,要有:

  战略联盟的合作意识

  全球性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供应链核心公司的选择

  业务外包策略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www.amic.agri.gov.cn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