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

关注微信
小程序

用工匠精神助推农机供给侧改革

作者:朱礼好 本站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2日 收藏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濒诲辩耻辞;两会&谤诲辩耻辞;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公司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濒诲辩耻辞;工匠精神&谤诲辩耻辞;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连总理都关注工匠精神了,显然是国人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什么是工匠精神?其实就是一种精耕细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一种一心想把产物做到极致的作风。与工匠精神对应的,就是行事浮躁、随随便便、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差不多就行。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农机行业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正是提倡工匠精神、做精产物的绝佳时机,也是从&濒诲辩耻辞;供给侧&谤诲辩耻辞;出发进行结构性改革,满足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农民用户对高端质量产物需求的题中之义。

  当然,针对中国缺乏工匠精神的现象,农机行业的人士也早意识到了。在今年两会期间的3月15日,也是全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当天,农机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副总裁王金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濒诲辩耻辞;我们可能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当中,缺乏一种沉下心来做产物,沉下心来做服务,沉下心来做品牌的能力。可能需要你百分之百的投入,结果我们可能只做了80%,就认为满足了,没有达到极致。&谤诲辩耻辞;

  产物如人品,其实就是指不能以低劣的产物质量来蒙蔽或坑害用户。当消费者掏钱来购买你的产物时、当农民花大钱来购买你的农机时,他们憧憬的是你的产物用得舒心、作业能赚钱,而不会想着到时你的产物给他带来哪怕半点烦恼。我们知道,农机产物是作为生产资料用的,即便一台小小的农机具,也要花个数千元,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型农机更不用说了。有些农民买一台农机甚至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亲戚朋友借个遍才能实现愿望,要是碰上买台收割机或拖拉机回家后故障不断,跳楼的心都有了。

  在国内市场,约翰迪尔、久保田等一些国际农业机械品牌是我们常常喜欢拿来作为正面标杆说道的例子,也是国内很多公司作为质量标的的公司。为什么?就因为目前我国不少农机产物在**为关键的无故障作业时间指标或者说可靠性指标方面,是明显的一块软肋。对于有些农民来说,你产物的配置不用那么高、技术也不用那么先进,但就是要求少出点毛病。买回去还没到家,零件就掉在路上,油就漏了出来,那该是多么窝火!

  在我国,农机产物作为高强度、作业环境恶劣的生产工具,相比一些生活用品,对产物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因此对于倾注在产物上的工匠精神的期望值也就更高。因此,必须要专注于工匠精神,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操作方法、人员素质、责任心、管理手段等方面弥补短板,特别是在**关键的制造环节上要加快赶超,在公司内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人员与工人,大力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环境氛围。

  当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消费力的提升,农机用户对产物的需求也不断升级。近年来,作业效率更高的、功率较大的农机产物越来越受到农民的欢迎。但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地域复杂化、需求多样化的国家来说,农民的需求差异化也表现得非常明显,部分农民对大马力农机有需求,但是对中低端产物有需求的农民也不在少数。总体来说,目前我们农机公司的发展思路应该是抓住中低端并在高端上迎头赶上。在我们的常识中,低中高端更多是着眼于技术和价格来说的,中低端的产物,并不代表质量不过关,低价不代表低质。在一定的价格区间内,在公司的成本承受力下,同样要有把产物质量做到极致的精神,即所谓的&濒诲辩耻辞;物美价廉&谤诲辩耻辞;。只要是卖给农民用户的产物,采取什么定价是你的自由,但是在产物质量上、在对待用户的责任心上,任何时候都不可以马虎!

  这也让笔者想到,前些年有些人说农机补贴原来规定需要投放市场3年之后才能申请推广鉴定进入农机补贴目录的做法阻碍了农机创新。实际上,农机补贴政策的初衷是为农民补贴使用成熟可靠的农机具。现实中我们有很多公司,产物还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验证,就匆忙投放市场回收投资,导致产物在可靠性、适用性、安全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足。把一个不成熟的产物让农民来当试验,也算是典型的缺乏工匠精神的表现。

  农机补贴政策实施十多年来,农机工业在规模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也大幅提升。但是,目前我们还只是农机大国,却不是农机强国。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农机行业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提倡工匠精神、做精产物是从&濒诲辩耻辞;供给侧&谤诲辩耻辞;出发进行结构性改革,为农民提供更多高性价比产物、满足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农民用户对高端质量产物需求。

  目前,我们国内公司跟国外公司相比差距还非常大,发挥工匠精神、做好产物是第一条。在产物方面,我们别指望着弯道超车、一口吃个胖子。没有过硬的产物,我们永远只能在人家后面跟跑。王金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国内公司要成为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首要的着力点就是要用工匠精神做产物、做品牌。

  少点浮躁心态,多点工匠精神,这是对我国农机制造、对我们农机工业界的**大期许。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www.farmer.com.cn/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