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探讨“国叁标准”下农机监理面临的新问题
探讨“国叁标准”下农机监理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我国农机化水平和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也将执行更高的排放标准。从2016年12月1日开始,配备国Ⅱ动力的农业机械将停止销售和购机补贴。这种政策的导向对农机制造、农机监理、农机培训和农机推广都有更加硬性要求。因此,农机监理需要将国叁乃至国四标准纳入到工作规划方案的制定中去,同时将农机监理与&濒诲辩耻辞;国叁标准&谤诲辩耻辞;进行深度融合。
资料图
农机监理工作施行多年的经验表明:只有对农机装备从源头上进行认识,并进行管理,才能为农机安全生产和国民经济更好地服务。源头便是农机专业的技术知识和农机发展的客观趋势及潮流。只有适应新形势才能为农机监理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濒诲辩耻辞;国叁标准&谤诲辩耻辞;下农机结构的调整
&濒诲辩耻辞;国叁标准&谤诲辩耻辞;本身并没有对农业机械结构进行定义和设计,而是通过排放标准(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的制定和实施倒逼农业机械结构和关键技术的调整。
目前,国内制造厂商已经可以制造出符合&濒诲辩耻辞;国叁标准&谤诲辩耻辞;的发动机,主要采用了欧美的核心技术。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进一步降低,噪音衰减程度大。对于这些技术细节和结构的调整,是值得农机监理工作者深入学习的。我国农机制造公司可以抓住机遇,大力研制符合国情的柴油机制造技术,发扬中国农机的&濒诲辩耻辞;工匠精神&谤诲辩耻辞;,打造中国农机装备制造的升级版。
目前农机监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濒诲辩耻辞;国叁标准&谤诲辩耻辞;乃至&濒诲辩耻辞;国四标准&谤诲辩耻辞;在农机领域的逐步实施,是农机监理工作目前面临的挑战,也是农机监理工作逐渐转型的机遇。
首先,基层农机监理队伍对于国叁排放标准乃至国四排放标准实施后的农机监理工作的认识有误区。有一部分的观点认为:传统的农机监理工作可以继续为国叁标准下的农业机械服务,这是一种静态的观点。没有将动态学习的思维传递到农机化服务中去。农业机械发动机部分和电气传统部分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农机故障排查、农机安全检验以及农机安全教育工作将变得更加系统化、层次化、复杂化。
其次,网络化的农机服务平台是目前&濒诲辩耻辞;互联网+&谤诲辩耻辞;模式发展的一个趋势。目前主要借鉴&濒诲辩耻辞;滴滴打车&谤诲辩耻辞;发展的宝贵经验,各个地方相继试验&濒诲辩耻辞;滴滴农机&谤诲辩耻辞;平台,在发展的过程中,较多考虑传统(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机型的跨区服务。在布局时,传统农机的市场占有率很高,粗放式管理模式较为常见。因此在将&濒诲辩耻辞;国叁标准&谤诲辩耻辞;农业机械投放&濒诲辩耻辞;互联网+&谤诲辩耻辞;农机服务市场后,需要对机务管理模式进行一定的调研。不能盲目地投入市场,而忽视作业服务后的次生影响。
**后,对&濒诲辩耻辞;国叁标准&谤诲辩耻辞;农机源头认识不足会产生次生影响,农机安全培训教育是农机合作社以及其他农机服务组织不可或缺的业务职能,但目前对于&濒诲辩耻辞;国叁标准&谤诲辩耻辞;下农机安全教育培训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程度,没有区别对待农机的新结构和新变化,并且农机故障的新增长点还没有纳入到农机安全教育培训中去。同时各个层次的农机监理机构在对农机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的农机管理还存在环节缺位的现象,只重视上牌作业,而其他环节都比较薄弱。
新形势下做好农机监理工作的建议
为了应对&濒诲辩耻辞;国叁标准&谤诲辩耻辞;给农机监理工作带来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厘清国叁农机装备保有量,做好源头梳理工作,对传统农业机械和新型机械进行分层管理,科学纳入农业机械执法体系,将国叁标准农业机械的上牌率,作业率,事故率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分析,做好系统维护管理工作。二是对国叁标准新机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做好系列技术培训工作,从安全教育,技能掌握的角度,让基层农机监理人员与农机协管员了解新的故障增长点,杜绝标准产生的二次影响。强化农机安全生产意识要与具体的农机操作相结合。安全操作系列培训需要&濒诲辩耻辞;重安全,抓操作&谤诲辩耻辞;,从农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农民合作组织破局。
国叁标准下的农机是现代农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因此需抓住目前&濒诲辩耻辞;互联网+&谤诲辩耻辞;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将农机管理、农机作业、农机维护、农机报废等一体化服务逐步市场化、网络化、社会化,需要将标准高、作业好、故障率低的&濒诲辩耻辞;国叁&谤诲辩耻辞;农机市场化运作,配套的机务管理也需不断完善,配套的法律与规则需要制定。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