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两会观点争鸣:一些农业补贴该不该取消?
两会观点争鸣:一些农业补贴该不该取消?
&濒诲辩耻辞;叁农&谤诲辩耻辞;问题是两会代表委员们始终关注的热点。他们为&濒诲辩耻辞;叁农&谤诲辩耻辞;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一些观点甚至针锋相对。在今年两会政协农业界别小组一场讨论会上,委员们就展开了观点争鸣。
&濒诲辩耻辞;近年来国家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对农业的补贴逐年增加,补贴品种多、数额大,粮食库存这么多,光粮食仓储的补贴就超千亿,还有比如猪价上涨了给种公猪精液补贴,补贴这么琐碎有这个必要吗?去去这些杠杆,农业的天就真垮下来了吗?&谤诲辩耻辞;
李津成委员的发言还没结束,牛盾委员立即拿起话筒:&濒诲辩耻辞;我很尊重这位委员,但是你的意见,我坚决不同意。&谤诲辩耻辞;
&濒诲辩耻辞;我们现在的粮食库存是比国际标准高了点,花了些钱,但是中国人集体饿肚子的记忆我们这代人是忘不掉的。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农业这个基础啊,靠的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新中国成立以来要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靠的是几十年农业的积累,靠的是工农产物的剪刀差。想想农民为新中国做的贡献,想想农业为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做的贡献,给农民多一些的补贴是应该的。&谤诲辩耻辞;牛盾委员激动地说。委员们认真倾听,不少人点头赞叹。
牛盾说,纵观全世界,越发达的国家,对农业越重视,对农业的投入保护就越多。随着我们国家发展,对农业的补贴是名目多了些,但这只是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经验怎么就不能试一试呢。就算把所有补贴加起来,全国农民人均才200多元,而美国农民收入50%来自于补贴,欧盟有的国家农民每年补贴上万欧元。
这期间,田成平委员、钱克明委员插话说:&濒诲辩耻辞;总的来说,我国农业补贴是偏低的,是需要增加的,但是补贴的方式可以改进,有些可以整合。&谤诲辩耻辞;
&濒诲辩耻辞;对中国的叁农不能单纯用市场经济原则去要求,单纯用等价交换、价格机制来对待,因为别的行业所面对的风险农业都要考虑,而别的行业不面对的风险农业也要考虑,所以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出了问题恢复的周期会很长,在农业问题上不能犯大的错误。&谤诲辩耻辞;牛盾坚定地说。
&濒诲辩耻辞;还有些人要打农民宅基地、承包地的主意,我也很害怕,那些开发商、工商资本低价从农民手里买来土地,再卖出去翻了多少倍,这些利润给农民返还了吗?如果再把农民仅有的土地非农化,到时候农民连**基本的生产资料都没有了,后果不可想象。&谤诲辩耻辞;谈起土地问题,牛盾的语气愈发沉重。
&濒诲辩耻辞;农业有很强的外部性,不仅不是包袱,反而在促进就业上会发挥很大作用。一旦制造业萎缩了,大批农民工还可以返回土地,假如农民没有了土地,就失去了回旋余地,土地相当于是农民的失业保险。&谤诲辩耻辞;钱克明一语中的。
会议结束了,委员们还在意犹未尽地讨论着,也留下了更多思考在人们的心中。
- 农丰发布于2017-03-17 13:05中央政策好,就下面太搞经济话。越补贴越不好,太腐贩,—个拖拉机本身卖5万元,硬说补贴2万元袄最后还说6万元。让农机手太心寒。生一孩子在医院2000元,除去报销还得付出30翱0元,这就是中国心? --来自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手机版
- 游客发布于2017-03-16 15:01我同意牛盾委员的观点。想当初农业补贴公业时代,知道农民有多苦!土地所收成甚至不够交公购粮,再加上生活中一系列事情,几乎压垮一代人,多亏后来政府发现这个严重性,逐渐倾斜了对农政策,才让农民、农业有了转机和起色。可话说回来,最底层的农业丶农民何时才能和工业一样,挺起头来看世界? --来自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