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贵阳小微农机上山 助推山地农业发展
贵阳小微农机上山 助推山地农业发展
与平原地区使用大型农机的情况不同,地处丘陵山区的贵州省贵阳市从土地零碎、坡度大等实际情况出发,在多年因地制宜的实践中,积极引进推广小微型农机装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濒诲辩耻辞;农机服务解决了村民过去耕地难、成本高的问题,每年节约成本十多万元,对外服务还能创收20万元。&谤诲辩耻辞;近日,开阳县田冲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东介绍,&濒诲辩耻辞;除了耕作机械,我们还有烘干机、组合冷库等设备,这些农业机械为我们合作社发展精品水果、辣椒、食用菌等提供了帮助。&谤诲辩耻辞;
开阳县田冲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5台拖拉机、4台旋耕机,除了翻耕合作社的种植基地,还以每亩100余元的价格对外提供服务。作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他们还不断利用农机设备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于东介绍,合作社有1700亩辣椒种植基地,年产量达170万公斤。过去遭遇销售不畅时,村民只能看着辣椒烂在地里,损失惨重。痛定思痛后,合作社购进了一台果蔬烘干机用于制作干辣椒,规避了鲜辣椒销售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提升了产物的附加值。同时,用果蔬烘干机对外提供服务,每年能增收两万元。
于东算了一笔账:合作社通过提供农机服务,每年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可达91万元,共带动16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濒诲辩耻辞;贵阳市农业生产已从过去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进入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谤诲辩耻辞;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处长毛启耀说。截至目前,贵阳市拥有各类农机具34万余台套,农机总动力达201.5万千瓦,农机服务组织102个,乡村农机从业人员近2.4万人。
在开阳县禾丰乡王车村,贵州志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481亩山地茶园里的茶叶长势正旺。由于茶园地形坡度大,人工采茶和茶园管理的高成本问题一直制约着公司的发展。
&濒诲辩耻辞;每天收的500斤茶青,使用炒制机,3个人就能加工完成,茶形和品质也更好把控。&谤诲辩耻辞;志远公司总经理杜正江说,公司去年引进修剪机后,从过去人工修剪茶树每天**多两亩提升至每人每天5-10亩,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濒诲辩耻辞;贵阳市有45.1%的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仅有36.2%,与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0%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谤诲辩耻辞;毛启耀认为,制约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提升的因素,除农机具投入不足、新技术新机具应用推广难外,主要原因还是&濒诲辩耻辞;土地零碎、田坎多、坡度大&谤诲辩耻辞;。
近年来,随着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深入推进,茶叶、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对农机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普遍存在农机下地&濒诲辩耻辞;**后一米&谤诲辩耻辞;不通畅的问题。
今年1月,贵州省出台《对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实施农用地&濒诲辩耻辞;宜机化&谤诲辩耻辞;整治,加快制定丘陵山区农用地&濒诲辩耻辞;宜机化&谤诲辩耻辞;整治技术标准,加大集中连片农用地&濒诲辩耻辞;宜机化&谤诲辩耻辞;整治力度。
&濒诲辩耻辞;以前的农机发展观念是&濒蝉辩耻辞;用机械适应土地&谤蝉辩耻辞;,但现在是农机服务乡村,需要转变观念,&濒蝉辩耻辞;让土地来适应机械&谤蝉辩耻辞;。&谤诲辩耻辞;毛启耀说,要真正打通农机下地&濒诲辩耻辞;**后一米&谤诲辩耻辞;,必须对农用地进行&濒诲辩耻辞;宜机化&谤诲辩耻辞;整治,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改善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行和作业条件。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