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农友百事通>>
(推荐)
发生农机产物质量问题时消费者如何投诉
农机消费者购买农机产物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产物质量问题或要求进行售后“三包”服务出现问题时,应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许多消费者往往因没有掌握正确的投诉方法,导致投诉无门或走了许多弯路。本文在此介绍如何正确投诉农机产物质量等问题。
1、投诉内容
凡农民或用户购买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农机产物,因产物质量和服务引起争议,可直接向当地市、县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站投诉,如果当地市县解决不了的,可向省消费者委员会农机产物质量投诉监督站投诉,或向中国消费者协会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站投诉(电话:010-67347472)。
2、投诉需准备的材料
投诉方式包括口头、书面投诉。需要调解或协助处理的必须出具书面投诉材料,投诉材料包括:
1)购机发票、“三包”凭证等有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2)投诉者姓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
3)被投诉者名称(生产公司或销售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
4)所购农机产物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价格、购买日期、购买地点、发生的质量问题损害和与被投诉者的交涉情况。
5)投诉要求。
3、投诉受理原则
1)依法受理、调解当事人的争议。
2)受理投诉、调解争议,要以事实、证据为依据,依法、合理、公正为基础,以当事人自愿和解为宗旨。
3)受理投诉、调解争议实行无偿服务。
4)受理投诉必须有投诉者提供的与案件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证据。
4、不予受理投诉的几种情况
1)经营者之间或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购销纠纷。
2)在国家规定的保修期和保证期之外发生的质量纠纷。但超过保修期和保证期,因质量缺陷造成人身伤害的除外。
3)被投诉方不明确的。
4)法院、仲裁机构、有关行政部门或地方消协已经受理或处理的。
5)符合《农业机械产物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中免责条款的。
6)争议各方曾达成调解协议并已执行,而且没有新情况,新理由。
7)其他单位转来的投诉,主投诉人没有要求向农机投诉站投诉的,不直接受理,不直接答复受投诉人。
5、减少投诉的方法
1)在“三包”期内,不要一有农机产物质量问题就去投诉,这样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可直接找经销商处理。根据国家经贸委、农业部等六部局《农业机械产物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三条“农业机械产物实行谁销售、谁负责‘三包’的原则”和《广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对其生产、销售的产物质量负责,在保证期内按规定或约定对其销售的产物实行包修、包换、包退”。因此,农机消费者一定要选择信誉良好的销售单位,否则会对农机产物的维修、投诉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2)认真学习。当买到农机产物后,不要急于上机操作,必须认真阅读产物使用说明书,这样才可以充分了解自己买的农机产物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熟悉每个部位的作用,掌握正确操作机械的方法以及保养维护机械的要求。
3)加强操作技能培训。如惠州市某县一位农民花十几万元买了一台东洋收割机,没有经过专门的操作技术培训就急于开机下田收割水稻,因操作技术不熟练,收割水稻时收割机碰到一块大石头上将割刀折断。《农业机械产物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因驾驶人员、操作人员未依法培训取得驾驶、操作证书而造成的故障”不实行“三包”。因此,购机者必须参加销售单位、生产公司或农机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班,系统学习农机产物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依法取得驾驶操作证,这样才能避免因操作技能不熟练而碰坏农机或机损人亡的事故,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遵守操作规范,讲究保养方法。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使用、保养机械,每天使用前要进行规定的日常保养:加油、加水、紧固螺钉,调整皮带松紧和各种间隙,检查刹车、离合器、转向机构是否正常有效、电瓶是否有电等。在作业时,要注意是否有异常响声和堵塞等。如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检查,千万不要在机器运转中排除故障,那样做是非常危险的。特别要提醒机手的是: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清洗机油滤清器,注意燃油及润滑油的清洁度。个别机手常常在农忙中忽略这些“小”问题,造成机械早期磨损或故障的发生,严重的则造成大事故。
6、投诉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三章第十二条:农机部门要根据农机使用者的投诉情况,组织调查。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物目录管理办法》(农机发[2005]7号)第十三条规定,农业部对目录初审要审查是否有集中的产物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投诉;第二十二条规定,即使已列入推广目录,但使用者集中投诉率高的产物,应予取消。因此,希望广大农机用户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积极主动地到当地市县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站投诉,同时也希望农机生产公司和经销商要加强农机质量管理和做好售后“三包”服务,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贡献。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已成为农民农业生产和发家致富的好帮手,因而农民用于农业机械上的投入还会不断地增加。作为农机工作者,本人郑重提醒农机消费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熟练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技能和维护保养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和避免因使用不当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拿起法律这个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信息来源::《现代农业装备》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5日 14:53:00 |点击数()